海沉浮_【中医宝典】

...“永嘉派”,活动于南宋淳熙至淳佑,大约为公元1174~1244年间。正相当于北方刘完素、张子和、张元素、李东垣学术活动进入高潮,河间、易水学派形成阶段。自古以来,就有“儒之门户开于宋,之门户开于金元”的说法,医学派别出现的意义,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0.html

《先哲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张序 卷上 卷上 后藤艮山 北山友松 和田东郭 野台洲 华冈青洲 卷下 永富独啸庵 惠美宁固 福岛慎独轩 田中适所 福井枫亭 高端枳园 多纪桂山 多纪庭 黄跋 书《先哲话》后 ...

http://qihuangzhishu.com/945/index.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宣德五年(1430),朝鲜两次派芦重礼等医生来中国,邀请明太医院医生周永中和高文中,质疑并鉴定本国药草的真伪等。我国《医学疑问》载,1617年朝鲜陪臣随崔顺立等来中国求教医药问题。问答内容由傅懋先撰成《医学疑问》一书。明代,朝鲜对中国医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9.html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考查也可替补,民间良医听其试补。元代对医学生及教学人员的考查、考核,则由医学提举司每年拟定13科疑难题目,呈报太医院转发各路医学教授,令医学生依式每月学习义一通,年终时造册呈报医学提举司,以考查医学生学习成绩。此外,本医学的教授就所下发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02.htm

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散在的史资料:明代留有丰富的医学史料,有不少是散在于各种书籍中的。一是明代编写的《元史》及明代各个皇帝的《实录》,多有医事制度、医家活动、疾病史等方面的材料。明代各种文件档案,官方编写的大型丛书如《永乐大典》等,也是医学史料的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51.htm

卷下·医学渊源论_《医学源流论》

...医书之最古者《内经》,则之祖乃岐黄也。然《本草》起于神农,则又在黄帝之前矣。可知之起,起于药也。至黄帝则讲夫经络脏腑之原,内伤外感之异,与夫君臣佐使,大小奇偶之制,神明夫用药之理。医学从此大备,然其书讲人身脏腑之形,七情六淫之感,与...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94.html

血清(Zn)组合检查_检查项目_【疾病大全】

...是人体主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许多辅酶的构成,在生长、智力发育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血清含量存在正常人的生理变化: ①性差:女性比男性低; ②年龄:小儿较低,但变动幅度大; ③日差:午前8时最高,午后3~9时最低; ④...

http://jb39.com/jiancha-zuhe/XueXin271130.htm

刻苦钻研中医,溯因求源有七端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从古今文献探析,历代医家之所以从事、研究中医药学,其中原因大致上可归纳为七种状况:1、由于家人(或自己)患病,促成其刻苦钻研医学,这一类医家较多,如姚菩堤、朱丹溪、卢和、戴仲积等;2、因科举失利,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观点,由儒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25.html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署。在唐代的太医署,包括医学与药学两大部。医学部又分设有体疗(内科)、疮肿(外科)、少小(儿科)、耳目口齿(五官科与口腔科)和角法。上述各科由于专业要求不同,内容的难易与多少有别,学习的年限也就不一致。体疗学习7年,疮肿与少小都是5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0.html

《潜斋医学丛书》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潜斋”为清代名医王士雄的书斋名。《潜斋医学丛书》系王氏等医家所撰辑若干种医书之合称,有八种本和十种本之分。八种本包括《言医》、(裴一中撰,王士雄评选)、《愿体话良方》(史典撰,俞世贵补)、《砭》(徐灵胎撰,张鸿补辑)、《...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51.htm

共找到125,64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