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妙用南瓜蒂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清代江南名医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派的奠基人,而且是一位对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无所不精、贡献巨大的医学大师。 他天资敏悟,谦恭好学,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时人誉为“半仙”,从他妙用南瓜蒂的案例也可窥见一斑。 那年秋天,叶天士带弟子到大盘山区...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0.html

益精补肾菟丝子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祖国医学认为,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安胎的功效。 从前,江南有个养兔成癖的财主,雇了一名长工为他养兔子,并规定,如果死一只兔子,要扣掉他四分之一的工钱。一天,长工不慎将一只兔子的脊骨打伤。他怕财主知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6.html

茵陈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又把根、茎、叶进行分类试验。临床实践证明,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取名“茵陈”。这就是“华佗三试青蒿草“的传说。 传说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苦无良药,无法治愈。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急忙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7.html

隐名中的中医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所谓隐名,就是利用双关、借代、析字、藏字等手法,将意思显示在言语之外,须经分析解释才能明白。中医、中药的隐名,实际上是一种秘密传递中医、中药信息的方法,其意思表达隐晦曲折。 中药隐名,起源很早。唐代元和年间,西蜀有位叫梅彪的文人,撰《石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99.html

袁世凯与中医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1914年袁世凯患偏头风症,久治不愈。经张謇推荐黄石屏医治。 金针治愈头风病 1914年袁世凯患偏头风症,久治不愈。经张謇推荐黄石屏医治。黄石屏(1863年~1923年),江西樟树市名医。自幼练武,钻研气功,精通针灸,将针灸与武功、气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0.html

朱元璋与罂粟壳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罂粟壳,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成熟果壳。因其果实形似罂子,种子状如粟米,故名罂粟。其壳入药,名罂粟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淮西一平民。他于元末大乱之际,揭竿而起。公元1359年,义军在鄱阳湖战败,退到浙江省开化县古田山区。时值春雨连绵,...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09.html

抓药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药王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到哪里。他给病人诊治后,就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药物配伍不需要很多,总是从小袋里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把它叫"抓药"。 有了药方,就要到药店去抓药。在药店里,你可以看到司药人员把处方放在柜台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112.html

彝族医药发展史_民族中医彝医_【中医宝典】

...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 和其他民族医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01.html

民族医药走向市场目前还缺啥?_【中医宝典】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不都是现成的金子,但肯定是座富饶的矿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日前召开的“民族医药继承与发展及知识产权保护座谈会”上如是说。但是,民族医药产业至今并未形成明显优势,基本上还是弱小产业。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而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0806.html

清代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宝典】

...一、中朝医药交流 清代中期以前的中朝两国医药交往比较密切。朝鲜李朝景宗王自幼体弱多病,继王位后病情日趋恶化,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康熙帝亲自派遣太医多人去朝鲜诊治景宗王病,但未能见效,同年十月,朝鲜译官黄夏成回朝鲜,清朝廷惠赠《赤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23.html

共找到10,1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