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病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古谚有∶“不服药为中”之说自宋以前已有这。盖因医道失传,治人多误,病者又不能辨之高下,故不服药;虽不能愈病,亦不至为所杀。况病苟非死症,外感渐退,内伤渐复,亦能自愈,故云中。此过于小心之法也。而我以为病之在人,有不治自愈者,有不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1.htm

卷三百三十三·四裔考十_《文献通考》

...鬼方,克之(武丁,高宗。《易》曰“高宗伐鬼方”也。《後汉书·西羌传》云:“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羌,莫敢不来王。’”言因高宗讨伐,然後氏羌朝享。按《商颂》曰:“挞彼殷武,奋伐荆楚。入其阳,裒荆之旅。”言殷道衰,荆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232.html

记诸兄姊妹病故情形_《景景医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干无液,以至于死。夫香燥疏肝,是治血足而肝郁者也。某仅知疏肝气,而不知此症之气郁,由于血亏而气不相附使然,香燥足以阴,其知之耶?贝医于平肝养血清络中,略佐疏通,方极精当,而仅仅一剂,未竟其功,惜哉!费医则外感内伤之未晰,内风外风之未辨,...

http://qihuangzhishu.com/148/26.htm

擦牙给法 细数中医特殊给法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续名医类案》中“四肢厥冷,不知人,牙关紧闭……先用乌梅擦牙”,使昏迷口噤患者启齿,以便于给。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407.html

资源简介_民族中医彝_【中医宝典】

...彝族药物是彝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药物数达千种,包括有动物、矿物药、植物药,其中以植物药和动物运用较为广泛。彝植物药多以鲜品入药,在某些聚居区(如凉山)无准确剂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85.html

对证而增剧_《读随笔》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千金方》曰∶凡服止痢,初服皆剧,愚人不解,即止其不服,此特不可。但使与病源的相主对,虽剧但服,不过再三服,渐渐自知,惟非其主对者,本勿服也。《慎柔五书》谓∶久服寒凉,阳气郁陷者,改用四君、保元,温脾理肺,阳气升举,邪气渐渐退出于表...

http://qihuangzhishu.com/683/57.htm

穷人的与富人的_【中医宝典】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我在初涉事时,就曾听祖父讲过“人有不同,有不同”的话,这话的意思是,由于人们各自生活环境不同,日常起居的习性也不同,有一类人晨昏劳作、胼手胝足,有一类人养尊处优、皮肉娇柔,假如同样都感于风寒,前者可能用吐泻之,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71.html

走近中医使用的橱_中医文化中医典故_【中医宝典】

...开出药方,给了,嘱咐他用完了再来拿。不料十余天过去了,不见木匠来拿药,于是,华佗便亲自上门看望。在木匠的家中,华佗见到了躺在床上的木匠,原来那木匠的伤情更重了,因为已身无分文,只得抱病在床。见到华佗,木匠有些为难地说:“我已无抓的钱,...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185.html

下厥上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下厥上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 【下厥上】 通常是泛指气从下逆而上冒于头部,出现头目昏花的证侯。但按《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述,则专指脾胃之气逆乱而言,由于胃的浊气不能下行,脾的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厥逆上冲,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86.html

妇人多头眩而_《女科百问》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答曰.眩者.晕也.谓转运之运.世之为头运者是也.冒者蒙之.世为昏冒者是也.明理论曰. 非毛而见其毛.眩非玄而见其玄. 谓眼花也.眩谓眼黑也.针经云.上虚则眩.下虚则厥.眩虽为虚.盖风家亦有之者.风主运动故也.妇人头运.挟痰多呕吐者.状...

http://qihuangzhishu.com/810/18.htm

共找到179,2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