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社会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社会学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它开端于1981年12月7日,在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医学辩证法学术讨论会,由刘宗秀任组长,并在北京、哈尔滨等地相应设立了分组,同时确定了重点研究课题,提出了近期工作规划。1982年8月在黑龙江牡丹江市镜泊湖...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28.htm

韩杜集鉴赏_【古诗文大全】

...,而恃才纵笔处亦不少。如《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直造老杜门墙,岂特人称小杜而已哉?”他的文力主“以意为主”,使韩愈所提倡的古文体,奥衍纵横,笔力健举。这首七绝宣示了诗人钻研杜、韩的心得,表达其倾慕、推重之情。 前两句描叙愁中杜、韩诗文的极度...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294.html

写在卷首_《医学传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练成五言绝句,亦甚便易;如能熟知更妙,或不能熟,常常之,自能入腹。药有三百余味,此本分寒热温平四种,共计一百四十六味,虽缺半未全,而首面上之药亦可足用,间有药性不能尽列,而药性之大概已具。古人精义,为医学大纲,系属秘本,并无坊刻,熟此一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42/3.htm

运动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运动医学是在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1957年各地体育学院与医学院相继成立了运动医学教研室;1958年国家体委建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中设有运动医学研究室;1959年北京医学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成立,随后一些地区也相继建立了运动医学研究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5.htm

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到清代。上述这一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城,更加之地处边远交通不便的地理因素,这是傣医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得以长期保存和发展的历史环境。傣医学在经历了漫长经验医学积累的过程后,至元代已逐渐地向理论医学阶段过渡。出现了有文字记载于贝叶上的具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0.htm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基础理论除在固有理论体系范畴内不断有所发展外,同时由于西医学的传入,为中医学引进了一个参照系统和竞争对手,在对人体与疾病的认识方面吸收了部分西医的观点,一些新的概念或学说深入到人们思想中,例如生理、病理、解剖、诊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关于医学的起源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医学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过去的医史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诸如医源于神、医源于圣、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源于人类之爱、医源于劳动等等,都各有所据,又各有所偏。医学的起源,不可能是单一因素作用所能解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7-7.html

序一_《医学指归》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渊源洵有自也。顷以先生手辑《医学指归》属序,之钩元提要,缕析条分,益信品粹医精,龚公谅非虚语。尝至盂城,泛珠湖,登文游台,穆然想见前哲之流风。而兴邑有得胜湖,又昔贤文正公莅治之邦也,先生自号双湖,其有慕文正公“良相良医”之说,择其一以济人...

http://qihuangzhishu.com/843/2.htm

医漫谈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所谓不通五经,不知有仁义纲常之道;不《内》、《难》,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庄》、《老》,不能任真体远;不星象水利,不知格物之理。 而现今则事过境迁,中医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日益萎缩,不固本澄源,反以“科学”为外衣,上演着“皇帝...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32.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代(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比较稳定,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王朝,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推动着对外交流、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医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君主专制的加强:朱元璋建立全国统一政权后,鉴于元朝灭亡的教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5-0.html

共找到50,5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