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溯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文献著作。二卷。清·程杏轩辑。刊于1826年。本书系《医述》第一、二卷。程氏选择性辑取《内经》及历代医学文献、史书等材料,从探究源流的角度对人物、古典籍、阴阳生克、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等方面作了整理。内容简明,条理清晰,注明出处,...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39.htm

四塔五蕴—傣的理论基础_【中医宝典】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440.html

岐黄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岐伯与黄帝二人的台称。古代相传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内经》等多系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成的。因此,历代以来,医家多推岐,黄,为之鼻祖。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qihuang-1972.html

民国时期岭南医学文献书目分析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通过对馆藏民国时期的岭南医学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其书目的特点。数量上以讲义居多,涉猎较全,分科较细,符合近代自然科学的学科分类方式。专著以研究《伤寒论崇正编·序[M].广州:粤东编译公司印,1925. [6] 卢朋著.发刊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73.html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研究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三、《伤寒杂病论》对方剂学的贡献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 一、伤寒的研究、总结与发展 二、内科 三、外科、骨伤科与皮肤科 四、妇产科 五、小儿科 六、五官科 七、口腔科 八、针灸科 九、法医 秦汉时期研究文献整理 一、《史记》中的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index.html

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的评述_民族中医苗医_【中医宝典】

...苗族医药继藏医、蒙医、维、傣之后,与壮医、侗医、瑶医、彝、土家、朝医成为“至今还具有较强临床活力并成为现实卫生资源的十余种”民族医药之一[1]。现就我国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及有待研究的问题作一评述,旨在促进和加强苗族医药研究...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21.html

《岭南中医》读后_【中医宝典】

...医家、医案、话,多选载原文,以按语分析,供人研读。通篇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多,占有史料丰富,是难得的研究岭南中医的工具书。 3、有有论 全书引证宏博,检索文献不下数百种,除籍、刊物之外,文史、方志、笔记、类书不少。在科学性方面有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17.html

临床离不开中医文献研究_【中医宝典】

...震汤加减有良效。通过研究古文献,可以对“雷头风”的表现、病机、预后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63.html

文献资源数据库渐成规模--中医药信息数字化研究进展_【中医宝典】

...乙型肝炎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的文章,文章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肯定了中药治疗乙型肝炎的积极作用。这篇文章共检索出587篇相关文献,其中583篇来自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McCul loch及其同事认为,在查询中医临床研究信息方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421.html

共找到125,2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