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目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目录,就是明末殷仲春的《藏书目录》。又名《藏目录》。 目录,是指书的篇章或群书经过整理,登记之书名。余嘉锡《目录学发挥》称:“目谓篇目,录则合篇目及叙言也”。在我国目录学史上,专科目录的产生,先于系统目录。最早...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47.html

序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土壤细流之助有志之士。又从而广译之,毋虑数千万种,其善者亦不过一家言已耳。本万殊,万殊本之道,未尝有贯穿群籍合为书者,而况籍向以小道目之,杂家属之耶。《书则大异是,孟今于风八先生桢髫年在桂林闻名相思,即有神交之契,亲炙后不时...

http://qihuangzhishu.com/291/2.htm

朝鲜族的医学发展(1)_【中医宝典】

...民族传统医药人员和民间,系统学习民族传统医学理论。1938年成立了汉医讲习会,主讲东与中医相结合的《汉方医学指南》,书,培训民族567人次,至1945年末统计,延边民族已达460人,民族药人员270人,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延边朝鲜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894.html

夏商西周时期医学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种特殊的政治力量,殷墟甲骨文中有关疾病寿夭的卜辞很多,医药卫生活动也在巫卜统治之下。虽然几乎完全在巫卜的统计下,但医药卫生特别在对人体的认识,疾病诊疗水平提高,以及专业的出现等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启蒙与变革,医学科学开始蒙芽。西周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5.html

明代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父子相继,或翁婿相传,极利于医学专门化,《霉疮秘录》的作者陈司成便是八世业之家。部著作常是父作于继,连绵续世,始克完成。这样形成的著作大都有专门性、独特性和权威性的特征,切于实用,得到公认。杨济时的《针灸大成》、万全的《幼科发挥》、薛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3.htm

中医是种文化,还是门技术?_【中医宝典】

...中医理论体系,历史证明这些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再来看日本的汉方医学(日本的中医药),日本汉方研究曾经盛极一时,其制剂工艺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但因为文化的差异,其医家受汉语水平的限制,难以把握中医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科学的真谛,在发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05.html

我国古代医生社会地位变化及对医学发展之影响_【中医宝典】

...朱熹对此非常惋惜,唏嘘不已,谓“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贬为技流,惜哉!” [7]仅此医生入“另册”条,就足以使许多本来愿意从医的儒士却步。难怪宋代医学家高保衡感叹道:“惜乎唐令列之医学,付之执技之流,而荐坤先生罕言之” [8]。正是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85.html

医学墓地上的叙事之花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奋争的心态实属自然。可是“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如果不能保持冷静,恐怕会得不偿失。 自从上世纪初“中”在“西医”这个他者的注视下从中国医学传统中走出,与西医之间的抗争就不曾间断。最初“中词只有在传教士办的医学刊物上才能见到。这个词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9.html

新安医家“以儒理为权衡”_【中医宝典】

...大的群体。明代新安婺源名医朱日辉,早年学习儒家典籍,后专攻岐黄家言,他按脉审方,先后著有《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等多部著。清代婺源王桂元,12岁即能遍诵四书六经,尤精读《周易》、河洛、理数及《参同契》之类。行医之余撰成了《内经探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78.html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发明和药用 三、汤液的创制及意义 夏商西周时期巫与医药的关系 、巫医及其职业 二、卜筮所涉及的诊疗知识 三、白巫术中的医药活动 四、巫的流变与趋向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医生的出现和医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共找到41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