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于寒春必温冬不藏精春必温冬不按跷春不温义不同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于寒,是感受时闭藏之令太过也。不藏精与按跷,是疏泄之太早,冬行春令,而奉生者少也。判然两义,王好古混而同之,张景岳、喻嘉言从而和之。一若时只有疏泄太早之,而无闭藏太过之,是不通也。且《内经》不藏精、不按跷,不与四时递言。...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8-1.html

夏治应辨别体质_【中医宝典】

...□李丽 李宝华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一朵奇葩,对诸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腹泻、风寒湿性关节痛、过敏性皮炎等疾病有着肯定的疗效。目前在各医疗机构中广泛采用的三伏天穴位敷贴,因方法简便、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53.html

夏治良方_【中医宝典】

...夏治即在夏季三伏天进行敷贴疗法,是我国医学传统方法之一,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日常采用的方法较多,常用的一种是:取灸白细辛各12克。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膏状,此为每人全部用量。将1/3药量分铺在6块直径约为5cm的油纸上,贴于背部双侧...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7958.html

辨证施治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判断为“风温”初期的风热表证,其治法为辛凉解表,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参见“辛凉解表”条),这就是“辨证施治”的具体过程。中医所说的“”和“证”,概念不同,但两者的关系不可分割。“”是一个总称,“证”是“”所表现的主客观症状,是症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shizhi-2491.html

关于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设想_【中医宝典】

...这一复杂的辨证方法体系具有可控性。我们设想采用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机层面、位层面、病证结合层面这样三个层次的研究来建立辨证方法新体系,在充分重视特异性症状的同时,对与病理机制不相关的主观症状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辨证方法体系建立之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5.html

卫气营血辨证概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辨证方法。即将外感温热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及后世医家...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72.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杂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2.html

辨证与辨结合,发挥膏方作用--中医医院院长谈膏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我国江南地区,每到冬季,百姓常有进补的习惯,此习俗历史久远,至今不衰。有着50多年历史的江苏省中医院因中医学术优势明显,疗效确著,受到广大患者青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补需求,在确保每天1万多人次的正常门诊外,他们加强了日益增多的膏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839.html

什么是六淫辨证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燥证、火证)发病特点有三:一为多有季节性 ,如多寒、夏多暑,且常与气候的急骤变化有关。二为六淫可单独为,亦可数淫同,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六淫尚可相互转化,如风寒化热、湿邪郁久化热、化燥等。三为由外邪侵入所致,故发病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402.html

肺与大肠辨证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咳喘,或气的生化不足所致。【临床表现】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益甚,体倦懒言,声音低怯,痰多清稀,面色晃白,或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虚弱。【证候分析】本证一般以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和全身机能活动减弱为辨证要点。肺主气,司呼吸...

http://qihuangzhishu.com/92/70.htm

共找到171,9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