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险的用药方式_生活常识_家庭药箱_【中医宝典】

...化学性配伍禁忌 含鞣质的某些中药VS硫酸亚铁或酶类药物:中药虎杖、地榆、五倍子、石榴皮、老鹤草、侧柏叶等均含有鞣酸成分,其与硫酸亚铁合用易产生沉淀,影响硫酸亚铁的吸收;或者当它们与酶类药物合用时,与酶中蛋白质成分结合形成牢固的氨键缔合物使酶降低...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3707.html

含槲皮素的中药配伍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OH、4-酮基结构,能与含金属的西药如鼠李铋镁片、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硫糖铝、次碳酸铋、三硅酸镁、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乳酸钙、碳酸钙片等药物中的铝、钙、镁、铁、铋等金属离子络合成相应的络合物,这种含金属的络合物几乎不被肠道吸收,故可降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29.html

中药的配伍_中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配伍的内容是:1、单行:即单味药即能发挥预期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的称为单行。如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治疗元气大脱证即效。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以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3、相使:即在性能和功效...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zhongyaodepeiwu.html

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藥_用药常识_老年用药_【中医宝典】

...) 中西配伍 中藥與某些西藥聯合應用可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體內相互作用 下表列舉幾項較常見的中西配伍所引起的不良反應。體外配伍 中、西藥注射劑聯用易發生體外配伍禁忌。如奎諾酮類注射劑與魚腥草等配伍,易產生絮狀沉澱;清開靈注射液與諾...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shi/b27884.html

突破禁忌当谨慎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树文 河北省赞皇县东街卫生所 笔者近治一慢性腹泻患者,方中使用了被列为“十八反”禁忌的反药,患者服药后出现了较强的药物反应,后经辗转加减变通,继续使用反药控制了病情。恰好近日又读了贵报2011年7月29日载“使用十八反,犯禁还是突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99.html

中药怀孕期间的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怀孕期不宜服用的中药大致可分为三类: ①绝对禁忌使用的药物:巴豆、牵牛子、斑蝥、铅粉、水银、大戟、麝香、土牛膝、商陆、蜈蚣等。 ②尽可能避免应用的药物:附子、乌头、生大黄、芒硝、甘遂、芫花、三棱、生南星、凌霄花、刘寄奴、马鞭草、皂角刺、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82.html

中药配伍变化及用量大小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中药配伍变化及用量大小在中医治病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药的配伍变化很多,药方中药物配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药物的用量对疗效也有很大关系,下面就中药配伍变化和用量大小关系做详细介绍。 1、中药配伍变化。 例如麻黄本为发汗药,但如配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24.html

中药和西药配伍要谨慎_中西合璧_【中医宝典】

...急肝宁(含大黄等中药)与西药654-2合用,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不论治愈率和治愈天数,都较一般保肝治疗为优。然而,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中药都能和西药同用的。中西药同用莫入以下三个方面配伍误区: 改变药物性质的配伍 如含有多量黄酮类成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hebi/b34831.html

十九畏_方药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十九畏为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 【十九畏】 中药配伍禁忌的一类。加两种药物同用,一种药物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减低其毒性或功效,甚至完全丧失功效,叫做相畏。相传有十九种药物相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毗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6113.html

吃中药的禁忌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不同药物的食物禁忌 在服食中药期间,忌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它是保证药效正常发挥,按疗程治疗疾病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能够时时刻刻注意到忌口,保证药物的吸收,那才能保证药性的彻底发挥。服药的禁忌很多,但整体而言不离以下几点。 ◆服用中药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045.html

共找到63,0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