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了张仲景以后直至近代各家伤寒、温热学说。近人曹炳章又补其缺漏,徐荣斋复予重订,改名为重订通俗伤寒论,于1956年由新医书局出版。现存1916年铅印本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5.htm

伤寒论金匮要略文献研究概述_【中医宝典】

...摘要:本文就伤寒论六经病及霍乱、阴阳易等398条条文,为论述伤寒等病之内容,金匮第二篇至第二十二篇条文,为论述内、外、妇、儿等科杂病条文。其记录方式简明,文字气象朴实,或如病情记录,或如师徒问答,或如病案讨论,或如临证所见。此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5.html

浅论伤寒论自愈机理_【中医宝典】

...关键词:自愈机理 伤寒论若干自愈条文分析,初步探讨其中蕴涵机理,总结如下:(1)人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疗功能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是客观存在,是人体战胜疾病内在动力,是中医学治病养生依靠对象,辨证论治出发点应是协助人体实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3.html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19.htm

伤寒论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七卷。清·唐宗海撰。唐氏比较推崇陈念祖伤寒论浅注,但又认为“此书注解,尚有缺误”。遂在陈书基础上予以补缺正误,前六卷为六经证治原文,于每经篇首补总论一篇以明大旨。卷七为其所补,包括有识方药离合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9.htm

伤寒论中的“自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过程,即“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如伤寒论第58条所说:“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亦即“阴阳自和”是“必自愈”内在动力,是人体经过漫长进化所具有自愈功能。 我们要重视机体这种自愈...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45.html

伤寒论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仲景伤寒论,编次者不下数十家,因致聚讼纷纭。此皆不知仲景作书之旨故也。观伤寒叙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所以正治之法,一经不过三四条,余皆救误之法,故其文亦变动不居。读伤寒论者,知此书皆设想悬拟之书,则无往不得其义矣。今人必改叔...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6.htm

伤寒论序_伤寒悬解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遣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293/2.htm

伤寒论头痛证治辨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伤寒论中涉及头痛见证条文,共有17条。其中“太阳病篇”12条、“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各1条,“霍乱病篇”2条。在这些条文中,对于头痛论述,有的在讨论主证时提出,有的在论述兼证、变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458.html

从多角度诠释经典——对伤寒论第279条学习思考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既然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主治证仍以少阳病为主,那么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主治证也以太阳为主,是可以讲得通。 从太阴病作解 很多注家认为本条方证当属太阴病。如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指出:“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太阳之气陷于太阴之地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815.html

共找到1,085,3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