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插补泻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旧称“天、人、地三才补泻”,或“三才补泻”。本法一般是对任何一个穴位预定刺入深度分为三等分。补法是分三次按照浅、中、深顺序进针,而出针时则一次退出;泻法是直接针入预定深度,然后按照深、中、浅顺序出针。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ichabuxie-2457.html

缇针疗法_器具技法_【中医宝典】

...4寸,以骨或木制为佳,也可用金属制成,针头圆钝,不至刺入皮肤。 二、操作 针法将缇针按压在经脉及穴位表面,以得气为度,也可指导患者自己使用。可分补泻两法。 (1)补法:将针轻轻压在经脉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周围发生红晕或症状缓解时,缓慢取针,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11.html

推陈出新 示人规矩_经络腧穴_【中医宝典】

...。 主穴即起主治作用穴位,“是根据辨证定位后选取本经脉中的穴位为主穴”,强调用穴精专力宏,常是仅取一二穴。选一穴之外,另一穴又常取上下同名经穴。称“前人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如五输穴、八脉交会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等治病用穴都以四肢腧穴为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19.html

迎随补泻_针灸疗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迎随补泻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叫做“随”。 【迎随补泻】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叫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771.html

针刺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治疗操作方法。简称针法或刺法。①指针刺时所使用各种操作方法,包括进针、运针和出针。②专指运针时所使用各种促使针刺得气,或保持与加强针感,以及针刺补泻方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46.htm

迎随补泻(针头补泻、针芒补泻)_针法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古代针刺手法一种。即针刺时使针尖顺着经脉循行方向(即手三阴经从胸部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至头部,足三阳经从头部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至胸部)进针和操作叫做“随”,也就是补法;凡针刺时使针尖逆着经脉循行方向进针和操作叫做“迎”,也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gsuibuxie_zhentoubuxiezhenmangbuxie-2474.html

针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有锋针法及金针拨障法两种。二者之针法及适应症均不同,详锋针法、金针开内障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44.htm

强调双手行针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意指懂得针术人是重视左手(押手)作用,不懂针术人才只信赖右手(刺手)作用,并且具体指出:当进针时候,一定要先用左手按压所要针刺穴位所在处,通过弹、爪等法以宣导气行,...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03.htm

强调双手行针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意指懂得针术人是重视左手(押手)作用,不懂针术人才只信赖右手(刺手)作用,并且具体指出:当进针时候,一定要先用左手按压所要针刺穴位所在处,通过弹、爪等法以宣导气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9-1.html

针法_【中医宝典】

...火针法是将特制金属粗针,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湿寒痹、痈疽、瘰疬等疾病。 【器械】 火针针体较粗,质坚韧,一般采用员利针或24号、26号2寸长不锈钢针。也有应用特制针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8.html

共找到852,08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