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微旨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二卷。宋·韩祗和约撰于1086年。原书已佚,后世刊印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录编成。全书自伤寒源至劳复证共十五篇,论述辨脉,汗、下、温中等治疗大法,用药和某些病证的证治,并附方论、治案。所用方剂不限于伤寒论方,多为自拟方。所设...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08.htm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而后三阳,是为气传。病邪传变由三而一,即由太阳、阳明、少阳而后三阴,称为病传。气传日传一经,病传不拘时日,总之张氏融汇内经理论以阐注仲景伤寒论,对读者理解经义并联系临床实际,有一定帮助。末附伤寒附余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8.htm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而后三阳,是为气传。病邪传变由三而一,即由太阳、阳明、少阳而后三阴,称为病传。气传日传一经,病传不拘时日,总之张氏融汇内经理论以阐注仲景伤寒论,对读者理解经义并联系临床实际,有一定帮助。末附伤寒附余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8.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54.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9.htm

关注宋本伤寒论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伤寒论几几之我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灵枢仍作“沉沉”。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内经伤寒论中的“几几”,实是“沉沉”坏字。“沉沉”是“沉重”之义,这才是确训。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716.html

伤寒论“几几”之音义再考——兼与贾延利老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商洪涛 江苏省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16日贾延利“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对其中有关“内经伤寒论中的‘几几’实是‘沉沉’坏字,是沉重之义”看法不敢苟同。 记得笔者2004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88.html

捕捉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真热假寒证。但为了审慎起见,嘱他明天再来。藉此一个宵夜,将续名医类案精神吃透,翌日裁方,取用葶苈大枣汤。2剂入腹,重盖大棉被揭去了2条。5剂药后,病者自谓“全身舒服而温暖”了。复诊取白虎汤,一无成效。再三思考,葶苈大枣是大泄肺经之剂,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02.html

与病机并重条文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论397条条文中,长者逾百字,短者不过十来字,可见张仲景造论重是它实义,而这个格式他并不拘泥。就是在这样一种“不拘一格”行文里,仍然可以找到12条格局上非常相似条文。这就是以“之为”为句式提纲条文,以及以“欲解时”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6.htm

共找到1,085,8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