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层。这种相对概念的认识,在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中尤为重要。以上是广义之表里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这些部位受邪,属于表证;脏腑、气血、骨髓为内,这些部位发病,统属里证。表里辨证,在外感病辨证中重要的意义。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3-1.html

《伤寒论》六经解四_《研经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论分次缩,又一证,盖六经虽六,核之止四。华佗一日、二日、三日在肤皮肌,仲景以太阳统之;四日在胸,以少阳统之;六日在胃,以阳明统之;五日在腹,仲景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三经。是华佗、仲景虽各分为六,恰各合为四耳!故仲景着各经欲解是,太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jingyan/769-10-7.html

太阳病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汗,脉浮缓。...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278.htm

太阳病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六经病之一。主要症状恶寒、头痛而兼项强,脉浮,这是因感受风寒,营卫失调所致。头痛、恶塞、脉浮症状的,属太阳经表证表实和表虚两种证型。表实、无汗、脉浮紧;表虚,汗,脉浮缓。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taiyangbing-75.html

六经辩证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一定从阳经传来,有时外邪可以直中三阴。传经的一般规律:(l)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人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阻,终传厥阴。一说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4-5.html

六经解_《伤寒说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心主之宫城也,是为心包,合为六脏。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气内根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脾、肾、肝、胆、胃、膀胱经行于足,是为足之六经,肺、心、心包、三焦、大肠、小肠经行于手,是为手之六经。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脾肺之经,太阴也。心肾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5-1.html

表证未罢未可下_《伤寒发微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元本重复、浅识者难晓.故予删正此一段.而其理易明也.)大抵风寒入里不消.必燥屎.或大便坚秘.须是脉不浮.不恶风寒.表证罢.乃可下之.大便不通.虽四五日.未能为害.若罔顾表而便下之.遂为协热利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faweilun5150/155-4-9.html

六经_经络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的合称。在古代临床上多用六经的名称及其所表现的症候特点来说明疾病部位的深浅(表里)和疾病发展的阶段,作为诊治急性热病(广义的伤寒)时辨证论治的纲领,即“六经辨证”。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liujing-746.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同本义 [all;every] ,俱词也。——《说文》 百堵兴。 殡。——《左传·哀公十一年》 予及汝皆亡。——《书·汤誓》 燕、 赵、 韩、 魏闻之,朝于 齐。...

http://hanwen360.com/x/7686.html

六经辨渴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上面我们谈到了厥阴与渴的特殊关系,厥阴病虽很容易致渴,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不是惟一的因素。所以,六经病中除太阴不言渴以外,其余各经皆渴,这就必要对六经口渴的各自特征作一个鉴别。首先我们看三阳的口渴。太阳口渴见于太阳府证中,由太阳气化...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49.htm

共找到445,2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