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VIII、因子Ⅸ在血液凝固时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子VIII缺乏引起的疾病即血友病A,因子Ⅸ缺乏引起的。 本测定主要用于判断因子VIII、因子Ⅸ促凝活性程度的高低。 增多见于: a)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血小板内5桯T的释放,则血管内皮释放血液激活物增多,又引起纤维蛋白溶解,防止血栓继续增长而阻塞血流循环。因此可见机体内血液凝固、抗凝、纤溶与抗纤溶是相互抑制、相互协调、共同维护血液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其相互关系可见图10-14~17。 图...
...引起泌乳素的分泌增多。 部分药物也可引起泌乳素升高。较长时期服用利血平、氯丙嗪、吗啡等药物可通过改变多巴胺的产生、吸收和代谢来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以致于泌乳素分泌过多,导致闭经溢乳。口服避孕药可引起垂体分泌的泌乳素增高与促性腺激素减少...
...以外,所有的C3降解产物均可与抗C3d反应,所以在典型的2型MPGN中的沉积物只可能由C3c组成。 随着结合C3b的完全降解,C3c被释放进入液相。因此沉积物中的C3c不可能是肾小球补体反应的产物,而是在循环中由NF与C3反应而形成的。支持C...
...表面的质膜结合有多种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Ⅴ、因子Ⅺ、因子ⅩⅢ等。a-颗粒中也含有纤维蛋白原、因子因子ⅩⅢ和一些血小板因子(PE),其中PF2和PF3都是促进血凝的。PF4可中和肝素,PF6则抑制纤溶。当血小板经表面激活后,它能加速...
...ADH)及催产素(oxytocin,OT),其分泌颗粒沿轴突运送到神经部,然后释放。下丘脑结节漏斗核等处的神经细胞,合成多种释放激素及抑制激素,其分泌颗粒在漏斗处释放入血,调节腺垂体功能。腺垂体包括远侧部(即垂体前叶)、中间部及结节部。垂体前...
...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在回肠粘膜与受体结合并被吸收。抗内因子(AIFA)分两型:I型是阻断抗体,抑制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II型是结合抗体,与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体结合并阻断复合体与回肠粘膜受体的附着。 抗...
...但DAF不能作为I因子裂解C3b和C4b的辅因子而发挥作用。另外,DAF虽不能阻止C2和B因子(分别通过与C4b或C3b结合)与细胞的最初结合,但却可使C2a或Bb由它们结合的部位解离出来,以而阻止C3转化酶的装配。图5-15 DAF抑制...
...内因子是一种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在回肠粘膜与受体结合并被吸收。抗内因子(AIFA)分两型:I型是阻断抗体,抑制内因子与维生素B12结合;II型是结合抗体,与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体结合并阻断复合体与回肠粘膜受体的附着。 抗...
...胎盘又称紫河车、胞衣、胎衣等,为健康妇女的胎盘。 胎盘的成分较复杂,胎盘球蛋白制品中含有多种抗体,在临床上长期以来用于被动免疫。还含有干扰素,有抑制多种病毒对人细胞的作用,还含有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巨球蛋白,称β-抑制因子。 胎盘中含有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