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麝香资源匮乏 国宝名药更显珍贵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然而,由于世世代代都在采用杀麝取香的方法,致使野生麝类资源越来越少,以至于在海拔较低的山地已很少见到麝的踪迹,尤其是北方原麝,已经在新疆、河北等地消失。为了控制麝香的过度采集,国家在2005年 7月下达了限定天然麝香使用的规定。 日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844.html

蒙药资源概况_【中医宝典】

...资源为人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丰富的物质基础。 蒙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且以植物药为主。据文献记载,内蒙古分布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其中引种栽培的植物有184种,野生植物共2176种,分属于133科720属,野生药用植物1122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687.html

医药结合保护濒危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的特点,可进行大量、低成本的生产。从这一特点出发,重视微生物源及其代谢产物的综合利用,对于濒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六、增加科技含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方法,提高保护与利用的效益与效率 1.重视宏观生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25.html

中日企业携手合作野生大黄资源保护破题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7月3日下午,天津。中国最大的医药保健品外经贸企业——中国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医保)与日本最大的汉方药生产企业——株式会社津村签署了《野生大黄资源保护合作协议书》,双方将在总面积65万亩的四川省白河牧场内建立野生大黄围栏护育基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61.html

中科院与日本企业合作开发甘草资源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本报新疆讯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就甘草 栽培地调查、甘草围栏候补地调查、新疆特产生药的提供等日前达成合作意向, 共同开展“新疆甘草药用植物资源利用研究”。 新疆95%的县市都有甘草属植物分布,资源非常丰富。甘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59.html

论生物多样性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多样性保护的协调发展 一些环境经济学家指出,发展与增长存在着显著区别。前者指在不增加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改善结构,而后者则增加资源消耗量,要想让中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成为保护牛物学的一个概念,就要强调在发展的同时不伴随自然资源消耗的增长,那也就是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770.html

“3S”技术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 张东风本报记者 什么是“3S”技术?它与中有什么关系?最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的基础性研究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并展示了它的发展前景。 “3S”技术——RS、GPS、GIS “3S”技术,是指遥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45.html

中药资源存在的隐忧 资源匮乏 面临尴尬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消耗不断增加,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还使得依赖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中药行业受到重创。 过度消耗导致野生资源匮乏 据统计,我国濒危动植物已达1400多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有16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970.html

丁立威:中药资源匮乏 敲响危机警钟_中药资源_【中医宝典】

...我国是野生动植物药材生产大国,也是销售大国;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资源,是我国中医药产业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各国经济和人类医药保健事业快速发展,国际上兴起了回归自然、崇尚天然药物的热潮,对药用动植物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之势,...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693.html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_【中医宝典】

...可再生和保护性利用的可持续利用概念,针对《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所述的原则和重点任务,具体地阐述当前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和应当关注的研究方向。 一、开展中药资源调查,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系统,保证源的可持续供应 我国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17.html

共找到121,7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