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心、脉与脉象的关系 脉象是机体功能状态的外在表现。心、脉是脉象形成的主要脏器。心脏搏动是脉象形成的动力,血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两者是形成脉象必不可缺的脏器。 (二)气血与脉象的关系 气、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心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6.html

中医脉象之芤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芤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浮、大、中空、无力的几种条件的综合体,芤脉与虚脉不同的是它的无力更多表现在“中”,而两边(实际是反应“外”)却相对的有一定力度,不过较正常脉的力度仍是不足的亡与虚脉的虚软无力,豁然浮大表里皆不足不同。 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6.html

当代视角“重写”《本草纲目》_【中医宝典】

...领域开展示范性研究,初步显示出本草物质资源库巨大的潜在应用功能。 实现中医药的重大复兴 关鑫说,对付炎症,西医多使用抗生素,这就是针对人体内发病部位实施单靶点作用。而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西医则无法有效根治,原因也在单靶点上。“中医多靶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147.html

上海:代谢组学“联姻”中药研究结硕果_【中医宝典】

...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据贾伟介绍,代谢组学是把人体等生物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研究,着重考察人体等生物系统的内源性代谢物及其网络在疾病和药物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这与中医中药的整体性思想较为吻合。在实际操作中,科研人员通过核磁共振、色谱质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093.html

脉象的生理变异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脉;若脉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脉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脉。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8.html

中医脉象之浮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舍色脉,可以万全。“浮又称为“毛”,可能是由于“浮、“毛”两字来形容这种脉象的关系,因而浮毛亦往往互称。 浮脉在早期,如《内经》是对有关这一类脉象的形容之一,后来才固定为“浮”这个名称,并且将其他的有关形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法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遵从四时节气变化规律。出《素问·脏气法时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68/228.htm

抗脑缺血新药研究又有进展——丁基苯酞拆分体疗效更强_【中医宝典】

...即改善脑血流药物和脑神经保护药。1986年开始,冯亦璞、杨靖华等研究人员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整体动物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对dl-NBP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有很多药效学作用:如能改善缺血区脑血流,改善脑能量代谢,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抗血栓和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347.html

中医脉象之洪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阔大。”《脉论要篇》说:“即大脉也,即钩脉也。”《中医脉学研究》说:“洪脉的脉形大,因之具有浮象,脉的波动大,也就是振幅大。” 《内经》起对洪(大、钩)脉就有若干客观形象的譬喻,帮助对脉形的理解。如前文所引的“如循琅玕”等等。《脉经》以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1.html

四时经》与《脉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并列,显然是内难之外、别传之脉学文献。四时经”作为篇名,即已标明著者的主导思想。这就是:脉与五脏互关,应四时而变化。这种认识,早在《内经》、扁鹊等脉法中,就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体现。但不同的是,四时五行学说为主体,辅以阴阳学说来进行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共找到334,8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