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_《古今名医汇粹》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罗东逸曰∶经云∶微妙在,不可不察。古今察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之诊法甚详,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病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道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盖由不知为胃气之本源,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31/32.htm

诸杂病生死候歌_《诀刊误》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相倾者病.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冲.循阴股内廉.邪入骨中.循胫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邪入踝.出属跗上.入大趾间.此之常动者也.经脉十二.而寸口迎太冲独动不休.故以此三处百病.决生死...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kanwu/943-8-9.html

学用经方须重视腹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焉,故诊病必先,外证次之,又次之。”矢数道明力倡外感证从为主,内伤病以腹为主。日本对腹研究的系统、深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腹有客观性、重复性强的特点,可弥补舌之不足。不少病证的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682.html

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足太阳经为目上网,故赤脉从上下者为太阳病。足阳明经为目下网,故赤脉从下上者为阳明病。足少阳经外行于锐 之后,故从外走内者为少阳病也。)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一岁死,见一半一岁半死,见二二岁死,见二半二岁半死,见三三岁死。...

http://qihuangzhishu.com/481/86.htm

钩玄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心跳不整是造成结代脉的根源,心搏无力是弱、细的基础,心跳缓慢成为迟脉的原因。如此等等,众说纷纭。 心跳的变化确实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心脏搏动的节律、频率、力度等,从某种意义上讲,脉搏是心脏信息的最忠实表达者。但是有一点,这种“心主脉”的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508.html

候入式歌_《诀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四季十八日中所而见者言之耳.在意专心察细微.灵枢晓解通玄记.浮芤滑实弦紧洪.〔七表〕(阳脉)还应是本宗.微沉缓涩迟并伏.濡弱相兼〔八里〕(阴脉)同.可以表里定名也.惟浮沉二可以表里论.黄、岐、越、仲景、叔和皆不言表里.脉经王氏...

http://qihuangzhishu.com/943/6.htm

学习障碍的原因_学习障碍是什么引起的_查症状_【疾病大全】

...学习障碍主要原因: 1、 父母晚婚、晚育(这种现象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十分多见。在知识分子人群中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多数晚婚、晚育。而且缺乏体力活动和锻炼,身体素质较差)。 2、 怀孕时胎位不正,分娩时难产(生物进化的法则是,物择竞天、...

http://jb39.com/zhengzhuang-bingyin/XueXiZhangAi338606.htm

有十度有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失常等篇是也。筋度,如经筋篇是也。俞度,如气府、气穴、本输等篇是也。度,数也。度之度音铎,余音杜。)阴阳气尽,病自具。(凡此十度者,人身阴阳之理尽之矣,故人之疾病亦无不具见于此。)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脱不具,无常行。(脉动无常,言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7.html

我的诊脉方法_【中医宝典】

...现在很多都不信,有西医,也有中医,我初学时,我临床进修的一位老师也这样认为,在他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小段血管,只能说明心脏的搏动,所谓的,只不过故作神秘罢了。然我不以为然,心想,既然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如果真是他们所说的那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83.html

跟师学习--我们医学生涯的新起点跟导师张琪教授学习的心得体会_【中医宝典】

...中心”的理念正是导师这种为、为医思想的具体体现。导师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风貌,重视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以及不断学习、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对我们的医德教育起到了模范作用。从学生对导师的爱戴、同道对导师的敬佩、各级领导对导师的重视,尤其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58.html

共找到367,4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