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三——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脏,为心之屏障,所以中医学认为邪气伤心时,必首先伤害心包。故温病学,将外感温热病因热邪引起的神志昏迷、谵语等神志症状称为"热入心包"、"痰蒙心窍".这些症状实际上是心脏的疾病。因此,一般认为心包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它是附属于心脏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94.html

五脏所藏_《推拿抉微》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肾藏志。唐容川曰∶旧注心之所之谓之志。神生于精,志生于心,亦心肾交济之义。按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志本心之作用,而藏于肾者,阳藏于阴也。肾生精,为五脏之本;精生髓,为百骸之主,精髓充足,伎巧出焉,志之用也。又按志,即古志字,记也。事物...

http://qihuangzhishu.com/684/31.htm

要美容颜先养五脏_驻颜护肤_【中医宝典】

...要想养颜美容,首先应增强五脏的生理功能,这样才能使容颜靓丽,青春不衰。 五脏保健不仅是养生长寿的诀窍,同时也是美容养颜的法门。专家指出,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慢慢出现面色无华等容颜衰老之症,这是机体老化的外在表现,但为什么有的人更显苍老,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985.html

五脏五六腑六释义_《子午流注说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庚辛壬).其间缺癸日十时.此流注天然之缺点.天之十干(十三).下合地之五运.地之十二支(十四).上应天之六元.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阳奇阴偶.六腑为阳.五脏为阴.甲胆为阳木.乙肝为阴木.丙小肠为阳火.丁心为阴火.戊胃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iwuliuzhushuonan/314-4-1.html

五脏之气脉有常数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代。若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受气皆足,乃为和平之脉。)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四十动一代者,是五脏一脏亏损也。愚按∶十一难曰∶经言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然。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

http://qihuangzhishu.com/481/56.htm

五脏--肾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才能不断摄入和化生。二者在肾融为一体,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和生殖能力。故何梦瑶《医碥》谓:“精者,一身之至宝,原于先天而成于后天者也,五脏俱有而属于肾。” (2)肾藏精的机理:肾对精的闭藏,主要依赖于肾气的封藏摄纳,也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41.html

组图:五官看五脏_【中医宝典】

...不堪重负了…… 黄帝内经曰:“鼻者,肺之官也。 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 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 看看镜子里的五官,它们其实也是五脏健康的镜子。 有了这通过五官看五脏的本领,便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了然于心。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16.html

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脏为人体生命的中心,所以,在机体的调节机制,以五脏调节最为重要。...

http://qihuangzhishu.com/44/35.htm

小儿五脏部位_《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脏有外候,不离正面间,耳乃肾之窍,两眼原属肝。鼻孔肺为主,脾唇心舌尖。左颊属木肝生风,右颊属金肺位同。额为心火赅为肾,准头鼻土位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shimichuanpianyuxinshu/787-5-5.html

寒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肾为寒邪所伤而致的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谓寒邪,“肾之,多使挛急疼痛、昏不知人。”“肾寒之状,色黑,气弱,吸吸少气,耳聋、腰痛,膝下清,拘挛而疼,昏不知人。”治宜温肾散寒,选用不换金正气散、附子五积散、姜附汤;附子理中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499.htm

共找到315,2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