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鸭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
...抗原物质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 实验研究表明,“澳抗”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是hbv的外壳蛋白,本身虽然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常伴随着hbv的存在所以它是人体已经感染上hbv的标志。“澳抗”存在于患者的血液、...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急慢性肝病和原发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大市民卫生意识的加强,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其主要原因如下: 1.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大约为90%...
...乙肝大三阳,也就是医学上讲的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它指血清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为阳性,此时乙肝病毒dna项目检测都为阳性。 乙肝大三阳患者如果血清谷丙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者,...
...“丙肝目前是世界性流行的传染病,我国目前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3.2%,即相当于有3700万到4000万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不久前在一个与丙肝防治相关的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如此报告。 丙肝如果未做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会...
...重型乙肝是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率约占乙肝型炎的1%左右,以青壮年居多。劳累、酗酒、感染、营养不良、末期妊娠等均可促使急性肝炎的病情转重。临床可分3种类型: ①急性重型:又称暴发性肝坏死。起病如同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发病10天内...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一.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
...目前国内还没有治疗性乙肝疫苗正式上市。他向记者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当前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发情况。 ■治疗性乙肝疫苗崭露头角 郭利民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主要开展了三项治疗性乙肝疫苗研制项目。复旦大学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乙肝抗原-...
...发生化学元素性地方病的地区称为地方病病区,发生生物源性地方病的地区称为地方病疫区。两者基本特征相同。(一)在地主病病(疫)区内,地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显着高于非地方病病(疫)区,或在非地方病病(疫)区内无该病发生。(二)地方病病(疫)区内...
...解放军302医院王永怡教授,曾对在本院因乙型肝炎反复住院2~13次,最后发展为肝癌的38例患者的病程进行总结,发现有90%是经过肝炎→肝硬变,最后变为肝癌的。另有资料表明,我国肝硬变患者中,20%可问出既往肝炎病史,56%可查出乙肝和丙肝...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