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检测乙肝的方法为“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但是这两种检测方法均不能测定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含量及复制情况、传染程度,是否有必要继续服药,不能判定患者服用哪一类抗病毒药物才是对症。如果盲目给患者用药,恐因个体差异而引起治疗失败,致使...
...1年前我患有乙肝,经干扰素、中药治疗半年后,症状明显好转,肝区不痛了,复查2次肝功能基本正常,只是表面抗原一直是阳性。这样算好了吗?我还需要吃药治疗吗? 上海市南京路 李可言 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认为:无症状的肝炎并不等于肝脏内部...
...针对乙肝的抗病毒新疗法在过去几年已经崭露头角,被证明在病毒抑制和改善慢性乙肝肝损害方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目前美国FDA批准的成人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有6种:干扰素α-2b、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以及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口服抗病毒...
...继续进行。五藏对于人体,不要求个体单项的突出,而只强调彼此之间的平衡。某项的独立盛强,就意味着另外一项的受克与被压制。因此,五行养生,旨在中和。以阴阳五行原理为指导的中医,就是一门维护和保持身体和谐、中正与平衡的医学。 天生五气,地生五味。...
...,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症状,即使有症状也只是感觉疲乏。现在的健康检查还未将丙肝列入一个常规检查项目,也使其发现率较低,而此病恰恰是时间越长后果越严重。”美国相关协会有一项统计表明:在100个丙肝病人中,竟有59个人没有症状,真正有肝炎症状的...
...相对数是两个有关联事物数据之比。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有构成比(constituent ratio)、率(rate)、相对比(relative ratio)等。一、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通常以100为例基数,故又称为百分比(...
...alt升高前10-60天,在感染者的血液中就可出现,发病时达高峰,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80%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后4周内消失。如果发病后3个月还不消失,一般认为容易演变成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携带者。 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
...血液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输血过程中被感染乙肝比较常见,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也是重要的源头。只能尽量不接触血液,才能降低传染乙肝几率。 母婴传播乙肝占相当大的比例。乙肝母亲可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尤其携带乙肝表面抗原的母亲为主要的感染...
...可信区间判断指标比较复杂,但能对方法性能提供更客观的决定,起最后判断作用。⒈90%可信区间,可信上限及可信下限统计学的规律说明,每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与测定次数有关,次数愈多,结果反映真实性愈强;但实际上,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测定。在统计学中...
...乙肝,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