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症主治四字者,气、血、痰、郁也。丹溪治法,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郁用越鞠丸,参差互用,各尽其妙。薛立斋从而广之,气用补中,而参以八味,益气之源也。血或四物,而参以六味,壮水之主也。痰用二陈,而兼以六君,补脾土以胜湿,治痰...
...血,而泻阴火,东垣李氏之帮助矣。仲景张氏言亡血血虚者,并加人参。又言肺寒者,去人参加干姜,无令气壅。丹溪朱氏亦言虚火可补参、 之属,实火可泻芩、连之属也。二家不察三氏之精微,而曰人参补火,谬哉!夫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胜则火邪退,人参既补元气...
...功能升散,恐未当也。丹溪云∶犀角属阳,性善走散,比诸角为甚,痘疹后用以走散余毒,殊不知血虚燥热,有用之其祸立至。主治(痘疹合参) 除心火,安心神,止烦乱,镇肝明目,解热毒,清血热,磨服尤妙。丹溪谓属阳,能散痘后余毒。若血虚者忌用。然诸痛痒疮疡...
...川归 甘草 吴茱萸 陈皮 地黄治痘不透 紫草 红花子 芍药 川归 胡妥子 煎服。剪刀草汁调原蚕砂敷之又猪心血,调片脑成膏,以紫草茸汤化,无脑以辰砂代,敷之;治斑疮倒靥。又论 自吐泻者为吉,谓邪出也,治宜消毒解火;大便不利,当微利之。身...
...相火为天火,愚甚惑焉。尝按《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有壮火气衰,少火气壮之言,《天元纪大论篇》有君火以名,相火以位之言,并无天火、人火、龙雷火之说,至丹溪而始言之。何哉?愚度丹溪之意,既谓肝肾之阴悉具相火,是以指肝肾之阴火为相火。又曰∶见于天者...
...芎归汤:(十五)亦名活血散。大能养营起痘。当归(倍用) 川芎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红花汤调服。活血散:(十六) 治痘疹血虚血热,已出未尽,烦躁不宁,腹痛。白芍药(酒炒)上为末。每服一匙,糯米汤调下,或荔枝汤亦可。此汤对四君子汤加归、 ,名参归...
...治法而今不定,清凉温补分明。各持一见论纷纭,自曰予为神圣。解毒喜行凉泻,补中爱使辛温。不明时令与元神,枉自捕风捉影。假令天时暄热,辛温助为灾殃,严凝凉解雪加霜,病者如何抵挡?壮实再行温补,虚 又使寒凉。虚虚实实伐元阳,无异隔靴爬痒。看取时行...
...医学丛书。明·吴勉学辑。刊于1601年。包括宋·钱乙《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宋·闻人规《痘疹论》,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明·蔡维藩《痘疹方论》,《陈蔡二先生合并痘疹方》,明魏直《博爱心鉴》,佚名氏《痘疹宝鉴》,明·郭子明《博集稀痘...
...医学丛书。明·吴勉学辑。刊于1601年。包括宋·钱乙《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宋·闻人规《痘疹论》,宋·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明·蔡维藩《痘疹方论》,《陈蔡二先生合并痘疹方》,明魏直《博爱心鉴》,佚名氏《痘疹宝鉴》,明·郭子明《博集稀痘...
...灯芯十茎,水煎,热服。橘皮汤 治痘疹不能饮食,由伤食所致。广陈皮 杭青皮 陈枳壳 南木香 生甘草 山楂肉 白云苓麦芽一撮为引,水煎,空心服。参苓白术散 治痘疹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官拣参 漂白术 白云苓 粉甘草 京楂肉 真广皮 芽桔梗 南木香...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