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谥号_儒家_【文学360】

...彰显对孔子的尊崇,不断追封追谥。 孔子殁,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说“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左传·哀公十六年》)古人认为“尼父”是给孔子的谥号。其实这只是对孔子的敬称,并非谥号。父,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51.html

孔子的早年生活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3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告诉孔子。 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19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1.html

明道草堂中医文化与养生之道_【中医宝典】

...来,到现在为止,唯一没有断层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一个民族的衰落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瘟疫。中国的战争没有少打,从黄帝战蚩尤开始打过无数次,瘟疫也经历过无数次,是谁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在1840年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前,这个保护人民健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08.html

孔子的思想品格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的思想品格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等,孔子的精神品格介绍如下 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44.html

孔子的仪容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的说法。 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3.html

墨家对儒家的批判_墨家_【文学360】

...顺命。 分析 第1、2、3点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和墨家的不同社会背景。 孔子代表一些有学识、有思想的上层或中层阶级,而墨子反映的是处于社会下层民众的观点。 第4点是属于墨家的误解,儒家所说的命,是人力无法控制的某种力量。 而除此以外,还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98.html

孟子简介_儒家_【文学360】

...三断机杼”,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01.html

老子思想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互补_道家_【文学360】

...顽强渗透。孔子所受老子思想的影响,在儒家学派的奠基著作《论语》中多有表现。[14] 孔、老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文化历史演进的主要内容。在这漫长的时期中,随着历史文化条件的变迁,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也呈现出阶段性,大体经历了两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1.html

孔子故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既好学,也善学,即注意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掌握学问的真谛。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支曲子,练了十多天,还在不停地练。 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支新的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呀!”过了几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5.html

孔子的墓地_儒家_【文学360】

...死前曾将自己离世比作泰山崩塌,而死后成为帝王之师、万世之表,这座高大的石台,正象征着孔子的思想如巍峨泰山,顶天立地。夫子墓葬,规格非凡,气势恢宏,连帝王之墓也要稍逊一筹,乾隆为此感叹“教泽垂千古,泰山终未颓。” 夫子的墓看上去如一隆起马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8.html

共找到435,7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