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法概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诊法,包括四诊诊查方法和证候辨别方法,是中医临证基础的重要内容。...

http://qihuangzhishu.com/79/66.htm

舌苔之苔色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伤津液。 (2)黄苔:多主里证,热证。根据苔黄的程度,有微黄、深黄初焦黄之分,黄色越深,热邪越重。薄黄苔常为风热在表;舌苔黄滑,淡胖嫩,多为阳虚水湿不化;苔黄厚滑,多因湿热积滞;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焦黄于裂或有芒刺,为望热盛极,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44.html

配方事半功倍_部位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一便知道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对指导治疗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医认为“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体与肺、心、肝、脾、肾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062.html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兼与黄煌商榷_【中医宝典】

...中医思维诊病,用现代语言诠释中医,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56.html

倪菊秀医案—— 湿热夹滞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裴某,女,10岁。 【现病史】 发热3天c体温38~39℃,下痢脓血,黏冻,纳呆腹痛,里急后重,次数频多(日7~10余次,已服用西药呋喃唑酮及氯霉素等效不显,舌质红薔腻,脉数实。 【诊断】 痢疾(中医:下痢)。 【辨证】 湿热夹滞,内蕴...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51.html

二_《唐会要》

...十二月乙酉。十七年十月辛酉。十八年十月乙卯。二十一年八月庚申二十二年四月乙巳。二十三年十二月乙酉 高宗朝二十五。永徽元年六月壬午。十二月辛巳。二年六月丁丑。十一月甲戌。四年十月癸巳。五年九月戊子。顯慶二年閏正月甲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5682.html

童心 蚁食 龟欲 猴行 养生八字诀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养生并不难。前不久,鄂东麻城市名中医周子娄谈及他所认可的中医养生8字诀,童心、蚁食、龟欲、猴行,更印证了养生的简便。 笔者对这8字诀作浅陋揣悟。童心,是要求养生者任何时候都要拥有一颗儿童之心。儿童的心灵最纯最洁最美。童心就是天真无邪,充满快乐...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84.html

重教法 更重学法——中医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的方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云南中医学院 普绍禹 21世纪是中医实现现代化、“创造统一的新医新药学”的世纪。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教育的当务之急。国家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重教法更重学法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84.html

局部望诊之头面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其他诊法,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以明确其临床意义。 头面 头部过大过小均为异常,多由先天不足而致;小儿囟门凹陷或迟闭,多为先天不足或’津伤髓虚;面肿者,或为水湿泛溢,或为风邪热毒;腮肿者,多为外感风温毒邪所致;口眼瞩斜者,或为风邪中络,或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87.html

察颜观能识病及时调理益健康_【中医宝典】

...望诊是中医的四诊之一,其中望色和察象更具有特色。象是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象可以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轻重。 面色 黄种人正常的面色是微黄透红,明润光泽,这是健康的面色。当然,由于遗传、体质、年龄、职业的不同,正常面色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036.html

共找到852,3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