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指法运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医宗金鉴》日:“心肺俱,以皮毛取而得者,肺也,以血脉取而得者.心也,故日皮脉。肝肾俱沉,以筋平取之者,肝沉也,以至骨取而得者、肾沉也,故曰沉筋骨。肌肉在浮沉中间,故日中候也。”《诀刊误》则以用力轻重、简而约...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8.html

脉象的生理变异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有相应的生理性变化。有一些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手背,名叫斜飞;若出现在寸口的背侧,名叫反关脉,还有出现于腕部其他位置的,都是生理特异的位,即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变异,不属病。 正常脉象随人体内外...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58.html

诊里的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的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诊的神化,常常对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诊。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虚里搏动的变化往往一致,所以宗气盛衰亦可在脉象上反映出来。若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或虚豁而无力;气滞或血瘀,可以出现脉象细涩而不利;气盛血流薄疾,则多洪大滑数;阳气升腾则而大;气虚下陷则沉而细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2.html

中医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不沉,和缓有力,尺沉取应有力。常见病、沉、迟脉、数、虚、实、滑脉、洪脉、细、弦等。 :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79.html

华氏诊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华氏诊法把繁琐的脉象归类简单化,使有规律,让初学者能体会很好。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能用诊诊断断出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的诊方法。 时下社会中兴起一种新的诊病学——手纹手色诊病学,在中医它属于望诊内容的一部分,它比较直观,比较准确,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季节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然后及于病。” 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自然界一切变化,包括温度、湿度以及四时春、夏、秋、冬的更递,都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脉象因之而异变。所以《素问·要精微论》中指出:“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变,阴阳应,彼春...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5.html

_《脉象统类》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以候表(其象轻手乃得,重手不见,动在肌肉以上。)为风虚眩掉候。阳脉,表热。阴脉浮,表虚。秋为正,肺宜,久病则忌。左寸(伤风、发热、头疼、目眩、风痰。兼虚迟,心气不足、心神不安。兼散,心耗虚烦。兼洪散,心热。)左关腹胀。兼数,风热...

http://qihuangzhishu.com/898/3.htm

欲产(离经脉)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滑亦同名。”这种沉细而滑的发生在临产之前,可能是由于临产初期、气血尚未大动初的脉象,所以元·朱丹溪日:“离经六至(至字,疑误),沉细而滑,阵痛连腰,胎即时娩。” 4、中冲脉异常搏动中冲,穴名。心包络经穴位,在中指末。由于包络乃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14.html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前人谓右反大于左,此指邪热达于肺、胃者言也。尝有伏温初发,其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弦数,遂见于左手关尺两部者甚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而脉象转见细弱不鼓象∶逮托邪化热,始渐见硬。此由肾气先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fengyuan/813-6-4.html

共找到551,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