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学整理发掘的借鉴意义_【中医宝典】

...壮医学的发掘整理不仅涉及170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而且更重要的是,壮医药学的整理发掘和口承文化的著述所达到的水平,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近10年中,以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为基地,编著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377.html

中医需要科学发展——欧阳兵、赵荣波商榷_【中医宝典】

...的反馈系统。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理论实践的矛盾运动,其理论体系和学术特征及知识范围都必然以实践为依据而与时俱进。把中医发展规律中医固有理论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所谓“阳光”、“空气”、“土壤和水”都是中医学树的生长环境,不是千年不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197.html

宋代药物学发展的成就特点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宋代,特别是北宋,由于政府的关注重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进步推广,大批知医儒臣的参与,以及宋以前本草文献极待整理,药物的新发现和用药新经验亟需总结的客观要求等等内外因素,促使本草的研究和编纂工作空前繁荣,先后问世的多种本草学著作及药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81.htm

任继学:要在深挖基础理论上创新_【中医宝典】

...科学内涵,并不断创新。 一、中医古藉中有丰富的内容有待整理挖掘 任老说,中医在几千年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了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内经中不单讲阴阳五行、藏象,其实包含了古代13个学科知识、21部文献内容。 我们几个老中医老是说要继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92.html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术】

...要方·妇人方说:“妇人别有方者,以其胎妊、生产、崩伤异故也……所以妇人别立方也。”由此说明,妇女脏腑、经络、气血的活动有其特殊的方面,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讨论。中医妇科学传统的研究范围,包括月经不调、崩据、带下、子嗣、临产、产后、乳疾...

http://qihuangzhishu.com/81/2.htm

试论淮南子医学内容_【中医宝典】

...关键词:淮南子 文献研究 预防医学思想确能启迪后学,这黄帝内经中“病已成而后药”,其理相同。 论药物,首重实践 该书对药物的记载注重实践,从药物采集、炮制及品种鉴别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首先,采集药物要亲口尝试。如修务训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0.html

温病解释正误_温病正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魏荔彤、张令韶、陈修园等,皆伤寒大家也,亦从而和。于是伤寒一书,注释不下百余家,各以己意附会。或割章分句,或前后易置,或擅加删改,后读者遂如堕五里雾中矣。及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出,遂别温病于伤寒而立异,谓温邪...

http://qihuangzhishu.com/723/5.htm

舌诊的起源发展(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伤寒家所接受。再者余镜录苔的配合形式亦多不切合实际,临床实用价值不高,如文中白苔舌“舌见白苔滑者,邪初人里也,丹田有热,胸中有寒,乃少阳半表半里证,宜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治之”。舌苔白滑乃为表证挟湿证,而决非是上寒下热证。 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1.html

骨伤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术】

...注重发挥中医骨伤学几千年丰富经验优势,这样和缓而理智的碰撞,为以后骨伤料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三、伤科名医名著近代是中医骨伤科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代,一方面是骨伤名医辈出,一方面是骨伤专著增多。如江考卿的伤科方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7.htm

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药学术团体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比较突出。上海千顷堂书局、广益书局、锦章书局近代出版医籍百余种。上海大东书局30年代初聘请鲁炳康主编中国医学大成。世界书于1986年出版珍本医书集成90种,皇汉医学丛书72种。中华书局1941年出版蔡陆仙编辑的中国医药汇编。...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7.html

共找到688,26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