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内科的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088.html

中医理论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中医外科考试大纲 09中医执业医师儿科考试大纲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八纲辨证之寒热辨证 八纲辨证之虚实 八纲辨证之阴阳 八纲之间的关系 藏象和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五脏之-心)(Z) 藏象学说简述 藏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lilun-728-1.html

中医体质已成为一门新学科_【中医宝典】

...变性,可以通过干预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 ●对于体质学说来说,2005年出版的《中医体质》教材,标志着中医体质这门新学科的建立。 7月17~18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上,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58.html

自记_《外科证治全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昌性好医,少时诵读之暇,访求名医着述,见外证与小儿痘证两门,生死反掌,非比内证,尚可延迟待治。闻东台周舒轩先生精医术,昌往从焉,十余年深究精思,稍知梗概。继得郑西宾《痘证必读》,虽集腋成裘,而分门析类,了如指掌。又得前明耿仁斋《麻科明镜...

http://qihuangzhishu.com/685/3.htm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医分科演变琐谈(一) 谈到临床医学的分科,诸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科、眼科等等,现在来说,人们不但不觉陌生,反而觉得应该而且平常。然而,中医学的分科,最早出现于何时?它们又是如何演变的?则是说来话长。 在医学的早期,疾病的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80.html

脉诊的宝藏_【中医宝典】

...一、关于脉应有的认识 祖国医学的宝库,无论是在哪一个部门,都值得我们去发掘。拿脉来说;这里面也蕴有着无尽的丰富的宝藏。脉的文献资料,有必要进行深入地学习,特别是应该而且需要向老年中医前辈们学习活的经验。 脉的祖师除内经外,便是扁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尽快设立“未病”学科_【中医宝典】

...“上工治未病”,“治未病”自古以来是中医独具的特色。在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今天,有关专家建议尽快在中医院校设立“未病”学科,以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优势。 在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治未病’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专家研讨会”上,中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707.html

中医养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养生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中医养生的地位和任务 第四节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一节 上古时期 第二节 先秦时期 第三节 汉唐时期 第四节 宋元时期 第五节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index.html

中医内科的定义、性质及范围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中医内科古称“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6/2.htm

外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全生集》,1卷,王维德撰于1740年。由于在治疗外科疾病上极力主张“消贵托畏”,反对手术,在病人心目中颇有影响,二百年间之刊印竟达50余次,可能是外科书刊印率之最高者;《疡医大全》40卷,顾世澄撰于1760年,是清朝以前外科内容最为丰富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1.htm

共找到388,4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