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当辨证论治取效后,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治疗前后有关组织基因转录的差异,来解释证和辨论治在基因水平上的机制与因果关系,以发展证及证治的中医基础理论。 二、在经络现象研究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方法简洁、方便、有效,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古代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29.html

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_【中医宝典】

...药材; 4、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确保中药可持续发展。 资源是指人类可以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的物质和资料的总称,是以人类为核心,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可被直接利用或具潜在利用性的内容,包括矿产、森林、水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5317.html

中风病证候研究着眼于理论创新_【中医宝典】

...近年来,中风病证候规范化、现代化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业界先后制定出了规范中风病辨证的一系列标准,各种有关中风病证候的现代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总的来看,这些研究仍然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许多专业人士认为—— 近十余年来,中医中风病证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95.html

中医生理学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著作。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着为基本内容,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加以论述。试图以现代解剖和生理学知识阐释和充实中医脏腑生理之内容,有利于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26.htm

中医生理学之研究》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著作。李聪甫撰于1956年。全书以中医脏腑生理学为中心,以《内经》和《难经》等古典医着为基本内容,分为神经、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及整体概论等七篇加以论述。试图以现代解剖和生理学知识阐释和充实中医脏腑生理之内容,有利于中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781.htm

中医征候研究中的方法_【中医宝典】

...中医证候研究如何进行是值得探讨的话题,笔者以痰证研究为例,探讨了中医证候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建立辨证标准 证候研究当务之急是要确立证的辨证标准。这是关系到证侯研究是否正确的重要前提,也是确保研究结果具备科学性,结果具有可比性的必要条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2.html

裘沛然_国医大师裘沛然逝世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医学院毕业,先后在慈溪、宁波、上海等地悬壶。1958年,应聘入上海中医学院从事中医教育和研究,曾任国家科委中医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1-0.html

证候病机学研究方略_【中医宝典】

...中国中医药报 证候研究的切入点立足于病机方面。中医认识疾病,主要是“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七五”以来,证候研究侧重在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标准、病证结合、方证结合,而病机学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病机研究重在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95.html

跛足的中医注册执业之路--百年中医沉浮录(11)_【中医宝典】

...□ 郑洪 陆金国 广州中医药大学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早在清末,有识之士就不断呼吁中国建立起医生注册管理和考试制度。但由于政局不定或纷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73.html

中医研究应该调整思路_【中医宝典】

...预后的不同。但它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把这个论断提升到现代水平,这应该是以后发展解决的问题。可是非常遗憾,以后的中医或者中医现代化研究并没有循着这条思路下去。现代医学则直到1956年才由Vague提出了肥胖病的“脂肪分布”与疾病预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717.html

共找到451,0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