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论争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论争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核心问题是中西医的比较与抉择。西方医学的大规模传入,造成了国内中医、西医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因而,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便成为中国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医学界人土提出了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61.htm

中医政策和中医工作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政策的基本精神中医政策是我国卫生工作中一项重要方针政策。它的核心内容是继承与发展传统医药,其目的是发展医药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医政策是以毛泽东关于中医药的一系列指示和论述为指导,经过几十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9.htm

儿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健康发展的轨道,中西医结合儿科工作的重心已经转向了“突出中医特色,总结自身规律”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是中西医结合儿科由“求生存”向“求发展”过渡的探索时期。中西医结合在这一时期中,逐渐摆脱了对西方医学“靠拢”和“依附”的地位,发展成了拥有自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96.htm

清代前中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中国医生仍不断有到日本行医或传授医学,如1627年后任唐通事的马荣宇入籍于日。其子寿安(号有松),以北山道长著名,在大阪开业行医。颇有声誊,遗有《北山医案》、《北山医话》等著作十余种。又有戴笠,字曼公(1596~1672)杭州仁和人,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8.htm

近代西医书籍的出版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56种元素及一些化合物。后人将以上五种书合编统称《合信氏医书五种》。这是一套较系统的近代西医学启蒙教材,是西医学理论传入中国的发端,曾一版再版,对我国近代西医初期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嘉约翰自1859年他开始翻译西医书籍作为授课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9.htm

美国已承认策划了消灭中医的阴谋!_【中医宝典】

...一下历史功绩----中医与西医哪个更值得信赖?! 4.理性的人请尊重一下国外学者的调查事实-不看病等死,看西医早死! 5.100万人的治疗方法竟然跟1只老鼠的治疗方法一样-----西药是“人药”还是“老鼠  药”?! 6.理性的人请尊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642.html

辽夏金元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生和学者,有波斯人、汉人和波斯裔中国人。这部丛书包括四部中国医著的译本,第一部是《王叔和脉诀》的全译本,说明此时阿拉伯医学中医脉学的了解较前代更为深入。后面三部书分别介绍了经络针灸、本草、疾病防治与养生等内容(参岳家明《中国医学在伊朗》...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30.htm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无己、张元素、刘完素、张子和等,他们的成就影响深远,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确立分封制度,尊称他为成吉思汗。此后,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经过一系列征战,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汗国。成吉思汗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0.html

许嘉璐:振兴中医历史必然和世界需求_【中医宝典】

...中国来治疗。 许嘉璐以“中医振兴: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需求”为开讲题目,从哲学理念与文化发展的渊源上,分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阐述了中医蕴涵的深厚文化根基及其重要价值。 他说,中医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45.html

西医的传入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NightingaleF.)1860年创立护士学校,传播其护理学思想,提高护理地位,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西方医学的再次传入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0.htm

共找到392,6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