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一体,各取其长。②汉唐时期的养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医学家。其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因而,对养生方法的论述,多具体、实际而有效。③这一时期的养生专论、专著,在理论上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既承袭了先秦的学术思想,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并...
...我国法医学在历史上是有很大贡献的,而且对国内外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发展尤以两宋之成就最为卓著,其代表性人物与专著当首推宋慈《洗冤集录》为什么能在南宋诞生,其决定性因素有三:贯彻实施唐律和宋刑统等法典的需要;宋代特别是南宋检验制度的发展...
...民族传统医药人员和民间医,系统学习民族传统医学理论。1938年成立了汉医讲习会,主讲东医与中医相结合的《汉方医学指南》,一书,培训民族医567人次,至1945年末统计,延边民族医已达460人,民族药人员270人,在这个时期,形成了延边朝鲜族...
...了一条新的门径。三、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初步提出了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但动静结合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则在明清时期才进一步明确提出来。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指出:“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提出静养精神,动养形体的辨证关系。方开...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 道家的老子、庄子,都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了古代的气功,如《老子》中的“虚其心,实其腹...
...的贡献,更重要的在于其创新精神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刘完素 金元时期河北医家的理论创新更是将祖国医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高峰。医学理论创新的开拓者刘完素是寒凉派的创始者,他在阐发《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见,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
...”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一个新的时期,即免疫生物学时期。3.抗体生成克隆(或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 澳大利亚免疫学家Burnet以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为基础,在Ehrlich侧链学说和Jerne等天然抗体选择学说的影响下,以及人工耐受诱导成功的启发下,于1958...
...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活动的体系。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和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医的从小到大、从局部到跨区域大面积发展,与各种传播手段、传播载体的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五代宋元时期的战乱和...
...一、刘翰 刘翰(919~990),宋初沧州临津(今河北沧县)人,世医出身。曾任护国军节度巡官,后周显德二年(955),因进献《经用方书》30卷、《论候》10卷、《今古治世集》20卷等医学著作,被周世宗柴荣任命为翰林医官。其书交由交馆收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