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简介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西医,保存国粹。维护土货,以养成医学之人才。”这是卢氏对学生训词,也可以说是省港中医界创办教育之目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至1955年停办。三十年来共有毕业生21届571,曾学课于该校者322合计893,培养大批优秀中医药人才。广东光...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8.htm

我国第一位女炙学家——鲍姑_【中医宝典】

...鲍姑,名潜光(约公元309-363年),山西长治。晋代著名炼丹术家、精通灸法,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位女灸学家。 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兼道士之家,其父鲍靓是广东南海太守。她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于时,以艾线灸人身之赘瘤,一灼即消,疗效显著。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98.html

祖国医学对癌瘤记述_【中医宝典】

...。 自伏羲氏发明了阴阳辨证以后,才有了今天祖国医学。有关癌瘤记载,在因、殷墟甲骨文里,已有了“瘤”字。《周礼》有疡医。历代对七情郁结,脾胃受伤,导致气血凝滞,形成症瘕、积聚等论述就包括了癌瘤。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失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825.html

创新才能进步——读《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我医学思考》_【中医宝典】

...谢文纬医生新作《有毒抗癌与无毒抗癌》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青睐,是因为作者通过几十年临床经验和医学思考,提出了许多创新医学观点和独特理论,令人耳目一新。 首先,谢医生对癌症见解发人深省。他认为有毒抗癌一直为人类抗癌总战略,具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088.html

台湾早期教会医学(1865~1895)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台湾如中国本土一样,现代医学开端系来自西方基督教士医疗。诚如上述,17世纪荷兰曾带进了西方医学,但当郑成功驱逐了荷兰。西方医学也随之消失,至1865年英国医师马雅各来台从事医疗传教,才将西方医学再次植入台湾。19世纪最后30年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06.htm

中医在阿联酋_【中医宝典】

...阿拉伯合办,希望用中医药为当地居民健康服务。那里医生和技师均为来自于广西中医学院毕业生。 阿联酋实行本国公民公费医疗,但到中国诊室治疗却是自费。我第一天到诊所巧遇正接受针灸师治疗驾驶员卡阿里先生。卡阿里对中国针灸大为赞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450.html

第一 仪卫五_《宋史》

...孝宗用六千八百八十九,明堂用三千三百十九。以后,并用孝宗之数。 绍兴用象六、副像一。 乾道用像一,淳熙用象六而不设副,绍熙如乾道,庆元后不设。 六引。第一引,清道二 孝宗省之。 幰弩一,骑;方伞一,杂花扇二,曲盖一;外仗青衣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762.html

李密为官生涯

...竹林七贤”余韵,尽管不露痕迹,但终有一天被酒力唤醒了。某天他酒后赋诗:“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激怒晋武帝,免官回乡。其实在此之前在温县时,他曾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差一点被举报。 公元...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411.html

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医师养成所”肆业,适逢该校改为医学校,成为该校第一届毕业生,是为台省最早西医师,任台北医院医务助手,工作三年后辞职,自己开设“日新医馆”。后又任台中厅员林公医,于1914年返回台北,再次在大稻埕悬壶问世,并对地方公益事业多所贡献。杨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07.htm

民族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成为独立学科总趋势。这一阶段综合性、族别性民族医史专著不断出现,确有使目不暇接势头。早在此前,蔡景峰就译出《西藏医学》一书。此书虽标以西藏医学,但书中介绍了《四部医典》部分章节,并将3/4篇幅译出“宇陀·元丹贡布传记”,实际上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9-23.html

共找到1,113,8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