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争议:是“深”还是“生”?_【古诗文大全】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就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630.html

山茱萸_本草蒙筌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诸般气证。通九窍,去三虫。强力延年,轻身明目。其核勿用,滑精难收。(谟)按∶经云∶滑则气脱,山茱萸之涩,以收其滑。八味丸用之,无非取其益肾而固精也。本经谓∶其九窍堪通。是又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矣!...

http://qihuangzhishu.com/253/251.htm

法书要录-六卷全在线阅读

...序彦远家传法书名画,自高祖河东公收藏珍秘,河东公书迹俊异,尤能大书。本传云:“不因师法,而天姿雄劲。”(定州北岳碑为好事所传。)曾祖魏国公少禀师训,妙合钟、张,尺牍尤为合作。大父高平公幼学元常,自镇蒲陕,迹类子敬。及处台司,乃同逸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31.html

谢观(1880-195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至广州,于两广优级师范学校任教。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其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初刊)在医界影响很大。还担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学总会所设中医大学校长。1929年发起组织中医协会,发表...

http://qihuangzhishu.com/195/915.htm

四时皆有伤寒说_吴医汇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者,举一以名书,一百一十三方,果皆治寒之剂哉?犹鲁史错举四时而名春秋也。窃谓伤寒一证,不特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有之,即三时皆有之,不过因时易名,春温、夏暑,其证治已全具于三百九十七法中,在学人能通其变耳。是伤寒实备六气之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uyihuijiang/750-11-5.html

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_医学传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明的确,汗、温、吐、下用无偏。①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元、义鸟人,学者尊之曰丹溪翁。发明相火的根源,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着有宋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脉诀...

http://qihuangzhishu.com/142/21.htm

野鸭肉_本草蒙筌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味亦甘凉,食之补益。(谟)按∶野鸭与家鸭有相似者,有全别者。尹子曰∶野鸭为凫,家鸭为 。 音木,质木故也。 性木,不能飞翔,如庶人守耕稼而已。故周官庶人执 ,即此观之,则 为家鸭明矣。寇氏衍义引王勃云∶落霞与孤 齐飞。乃以 为野鸭,...

http://qihuangzhishu.com/253/433.htm

白杨_本草图经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矢用。又有赤杨,霜降叶赤,材理亦赤也,然令人鲜能分别之。余并见柳华条。必效方∶疗腹满癖坚如石,积年不损者,取白杨木东南枝,去苍皮,护风细锉五升,熬令黄,以酒五升淋讫,即以绢袋盛滓还,内酒中,密封再宿,每服一合,日三。...

http://qihuangzhishu.com/940/460.htm

医药文献的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秦汉时期对医药文献的整理,以国家组织人力整理为主,同时也有个人零散的研究整理工作。在秦始皇时期,曾“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史记·秦始皇本记)。说明当初秦朝对图书是比较重视的,并有可能对缴上来的和国家藏书试图进行鉴别整理,其中当...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92.htm

三国两晋南北朝军事制度、医学教育和卫生保健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集诸学士及工书者百余人,在东宫撰诸药方百余卷,皆行于世。”(魏收:魏书·李修传,卷九十一,十页,上海集成图书公司1908年据乾隆四年本重印)王显药方编撰于六世纪初。魏书·王显传记载:“世宗(即武帝)诏显,撰药方三十五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1.html

共找到466,79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