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研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可以说,内经是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差异性,并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6.htm

中医脏象学说与美国三权分立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机构充分行施自己职能。 皇帝内经中的脏象学说:五脏配五行各有阴阳,各脏阴阳有侧重,五行相生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谓生是指促进、所谓克是指抑制,只有这样五脏生理功能才能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73.html

阴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概括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根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②阴阳相互对立并制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类经附翼·医易:“动...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55.htm

经络学说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道路上跨出了重要一步,确立了经络学说雏型。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正经又是其中主体,因而对正经认识也就成为经络学说重点。从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到阴阳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阴阳)再到灵枢·经脉篇(以下简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0.htm

理清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思路——李振吉谈973中医专项研究_【中医宝典】

...新的观点、新的学说、新的理论来丰富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研究课题必须提出明确目标,其表现形式是“假说”。而“假说”是尚未被证实观点或学说,要用简明扼要理性语言表达出来。“假说”是课题灵魂、目标和方向。 专项课题申报四要点 李振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11.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胜(旺盛),由此引起自然和社会现象变化。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另一个进展是明确了五行主时和五行方位理论。阴阳概念在医学中应用较早。医和六气病因论即有阴气和阳气。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扁鹊及虢中庶子之言中提到了“阳缓而阴急”(史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阴阳变化规律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内脏功能活动而吸取。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三)阴阳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基础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1.html

五行学说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五行学说,是研究五行内涵、特性及生克制化规律,并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归类自然界各种事物及人体组织器官和现象,以生克制化规律阐释宇宙万物之间相互关系一种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唯物辩证宇宙观和方法论,也含有朴素系统论思想。 五行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35.html

藏象学说如何形成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学说产生,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学家在长期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通过对人体反复观察、验证总结出来。其认识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人体结构大体了解。早在灵枢-经水里就有关于人体解剖记载:“夫八尺之士,皮内在此,外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57.html

中医对阴阳理解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滋润、抑制等作用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82.html

共找到1,086,7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