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四十三论十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孟轲论苏轼 昔者仲尼自卫反鲁,纲罗三代之旧闻,盖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终年不能究其说。 夫子谓子贡曰:“赐·尔以吾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贯之。” 天下苦其难而莫之能用也,不知夫子之有以贯之也。 是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54.html

苏轼五十南省说书十道_古典文学_【文学360】

...非也。 按春秋书“作三军”,后又书“舍中军”。 书“跻僖公”,后又书“从祀先公”。 事之复正,未尝不书。 宣公而果复古也,春秋当有不税亩之书。 故何休之说,愚不信也。 谨对。 ◎迩英进读进读八 汉高祖赦季布唐屈突通不降高祖苏轼...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61.html

苏轼九十行状二_古典文学_【文学360】

...司马温公行状苏轼 曾祖政,赠太子太保。 曾祖母薛氏,赠温国太夫人。 祖炫,试秘书省校书郎,知耀州富平县事,赠太子太傅。 祖母皇甫氏,赠温国太夫人。 父池,尚书吏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赠太师,追封温国公。 母聂氏,赠温国太夫人。 公讳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801.html

苏轼四十九策问二十三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私试策问八苏轼 问:人主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其国常至于不可救者,何也?所忧者,非其所以乱与亡,而其所以乱与亡者,常出于其所不忧也。 请借汉以言之。 昔者高帝之世,天下既平矣,当时之所忧者,韩、彭、英、卢而已。 此四王者,皆不能终...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60.html

苏轼七十二书十一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于世也。 故其言语文章,未尝辄至于公相之门。 今也天子举直谏之士,而两制过听,谬以其名闻。 窃以为与于此者,皆有求于吾君吾相者也。 故辄有献。 其文凡篇,而书为之先。 惟所裁择,幸甚。 应制举上两制书苏轼 轼闻古者有贵贱之际,有圣贤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83.html

郑季宣残碑考-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上阙音伯字”三字,当即造者所识文。然则四列当为“直事小史”三人,“门下小史”一人也。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题、标点。写作时间未详。郑季宣残碑,全称汉尉氏令郑季宣,在山东济宁学宫,东汉中平二年185...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22.html

苏轼四十论十二_古典文学_【文学360】

...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 论曰: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 有一善,従而赏之,又従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 有一不善,従而罚之,又従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51.html

苏洵在线阅读

...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02.html

正文·六·释教_柳河东

...四年为江西观察使,以赃罪贬临贺尉,俄自临贺尉徙杭州长史。命以行状来,怀远师自长沙以传来,使余为。既书其辞,故又假其阴以记。 龙安海禅师公云:“弟子浩初等状其师之行,谒余为。”按送浩初序,颇亟称之。即初之贤,盖足以知海之为人...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0495.html

苏轼六十六奏议九首_古典文学_【文学360】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熙宁苏轼 臣闻好兵犹好色也。 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者也。 夫惟圣人之兵,皆出于不得已,故其胜也,享安全之福。 其不胜也,必无意外之患。 后世用兵,皆得已而不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777.html

共找到613,1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