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共332卷...
...《苏轼集》补遗·尺牍四百九十三首 《与司马温公二首(之一)》苏轼 某顿首。 孟冬,薄寒。 伏惟门下侍郎台候万福。 某即日蒙恩,罪戾之余,宠命逾分,区区尺书,岂足上谢。 又不敢废此小礼,进退恐栗。 未缘趋侍,伏冀上为宗社精调寝兴,下情祝颂...
...张汤争议上前。 此人臣之所甚难,而人主之所欲闻也。 温颜以来之,虚怀以受之,犹恐不敢言,又况如武帝作色凭怒,致之于死乎?故汤之用事,至使盗贼半天下,而汉室几乱,盖起于狄山之不容也。 《唐太宗梦虞世南》苏轼 (或题作汉武帝唐太宗优劣)轼谓...
...无疆。 臣猥以孱虚,夙承教育。 敢效冈陵之祝,永同葵藿之倾。 《代普宁王贺冬表三首·皇太妃》苏轼 玉律灰除,验阳微之协应;土圭景至,迎初日之舒长。 福禄所钟,宫闱同庆。 (中贺。) 伏惟皇太妃殿下,夙彰懿德,早事先朝。 仁孝外全,曲尽两宫之养...
...朕亦疑之。”其后王、吕果交恶。 青苗法行,首议者谓:“《周官》泉府,民之贷者,至输息二十而五,国事之财用取具焉。”觉奏条其妄,曰:“成周赊贷,特以备民之缓急,不可徒与也,故以国服为之息。然国服之息;说者不明。郑康成释经,乃引王莽计羸受息,...
...《通志》所载《嵇康集》卷数语,参看本书《〈嵇康集〉著录考》中《四库全书总目》条引文。 〔3〕汪士贤 明代歙县(今属安徽)人。《二十一名家集》即《汉魏诸名家集》,一二三卷,刊行于明代万历年间,内有《嵇中散集》十卷。 〔4〕《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 《栾城集》 《栾城集》第一卷(苏辙古诗五十二首) 《栾城集》第二卷(苏辙古诗六十九首) 《栾城集》第三卷(苏辙古诗七十五首) 《栾城集》第四卷(苏辙古诗七十四首) 《栾城集》第五卷(苏辙古诗六十六首) 《栾城集》第六卷(苏辙古诗一百首)...
...伏田野,自称老臣,追叙始终之遭逢,以诧乡邻之父老,区区志愿,永毕于斯。 伏愿陛下怜其志、察其愚而赦其罪,臣无任感恩知罪激切屏营之至。 《代李宗论京东盗贼状(元丰)》苏轼 右臣伏见自来河北、京东,常苦盗贼,而京东尤甚。 不独穿窬祛箧椎埋发冢之...
...《乞赐度牒籴斛斗准备赈济淮浙流民状》苏轼 元祐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颍州苏轼状奏。 臣近因出城市中,时有挟挈襁褓如流民者。 问之,皆云自寿州来。 寻取问得城门守把者,亦云时有此色人,见淮西提刑司出榜立赏,不许米斛过淮北。...
...(《茅山志》作「如」)别,恐未允,愚衷并窃所摹者,亦以上呈。近十馀日,精虑悚悸无宁,涉事遂至淹替,不宜复待填毕,馀条并非用,唯《叔夜》威辇二篇,是经书体式,追以单郭为恨,伏案卷上第数甚为不少,前旨惟有四卷,此似是宋元嘉中撰集,当由自後多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