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六评析

...如上一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表达了老子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9.html

第二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李烏瓜切,◆也。地洼则水满,喻谦德常盈。” 少则得,多则或。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严可均曰“或”,各本作“惑”。 谦之案遂州本、馆本同此石。又慎子外篇引“老子曰”七句,惟无“是以”二字,与傅奕同。“得”即三十九所云“得一”。“或”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8.html

第二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谦之案“人法地”,傅本“人”字未改,寇才质本作“王法地”,“王”字乃尊君者妄改经文,其由来已久。但顾本成疏“人,王也”,虽迂曲,尚可证老子本作“人”,不作“王”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七评析

...因此,老子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见解。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9.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二评析

...,与老子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道”,就是指物质世界实体及其变化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在线阅读

...德经、下篇道经,不分,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哲学著作。 道经 第一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二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三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四 译文及注释解读...

http://wenxue360.com/guji/laozi.html

第二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吴云曰“辙”,傅本作“彻”。 卢氏抱经释文考异文无“辙”字,庄子、战国策、史记皆以“轶”为“辙”。案“轶”借字,实应用“辙”。谦之案老子书中“彻”“辙”二字,字义不同。七十九“无德司彻”,用“彻”字。此“善行无辙迹”,用“辙”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3.html

第二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见第十七,疑为错简重出。 「音韵」此江氏韵读无韵。陈柱三“德”、“之”字韵。高本汉言、然韵。谦之案言、然皆在元部。又天、地二字,叠句为韵;六“同”字,句首隔句为韵;“信”“信”二字,首尾为韵。此为老子书中所用自由押韵式。 右景龙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9.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评析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伟大;二是讲法宝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看法与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九评析

...兵要义述,“五千之言”老子“未尝有一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守势,这是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2.html

共找到1,101,5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