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第六十四评析

...缺乏韧性,如果能够做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认为,一个应发挥智能或技能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总之,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事情了。 在本章第二个部分中,老子运用三个排比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6.html

老子第三劫灰和人类物质文明_道家_【文学360】

...推说自己也不知道,就顺水推舟,正好西域来了一位胡僧,请来,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样一来,更引起汉武帝兴趣了。找来了胡僧,问这块黑石头一样是什么东西,胡僧便“此乃前劫之劫灰也。”一块煤炭,叫它做“劫灰”,多么富有神秘性文学笔调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3.html

道德经(老子在线阅读

...,寻求人类文明源头,深究古代智慧底蕴。 老子是道家最重要经典。老子其人,据史记载,姓李名耳字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是周朝史官。但史记同时也记载了不同传说,“世莫知其然否”,没有肯定结论。 老子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141.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评析

...苦闷。其实唱出是没落阶级挽歌。并不是人们不了解。而是历史抛弃了。”(老子新译)张松如先生不同意这样观点。,“历史却并没有冷落了。单说先秦时期吧相传春秋时叔向、墨翟,战国时魏武侯、颜触,都曾称引过的话;庄子则颂扬...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3.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二评析

...,与老子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0页)我们知道,道德经里所讲“道”,就是指物质世界实体及其变化原因和规律。“道”是永恒,既如无名之朴,是极幽微;而且还适用于新旧转化运动客观规律。张松如老子所谓“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4.html

老子·道经·第七评析

...这一继第五之后,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自然,是“道”所产生并依“道”规律运行而生存,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赞美天地,同时以天道推及道,希望人道效法天道。在老子观念中,所谓道,既以天道为依归,也就是天道在具体问题上...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8.html

第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阳部,此东、阳通韵。姚文田曰“‘聋’字从东转入。”奚侗曰“东、阳两部古音相近。”吴棫韵补“聋,卢黄切,耳病。易林‘黈纩塞耳,使君闇聋。’”又引老子“盲音茫。爽音霜。”顾炎武唐韵正卷五十二庚,“盲”,古音武郎反,引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老子·道经·第三评析

...在上一里,老子提出了“无为”概念,认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做到“无为”。本章里,老子进一步阐述了社会政治思想。老子所说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不妄为,不非为。认为,体现“道”“圣人”,要治理百姓,就应当不尊尚贤才异能,以使人民不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0.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二评析

...等待,静观以待变,然后再采取行动,从而达到自己目标。 在庄子·天下篇中,庄子老子之道是“皆求福,已独曲全。曰,‘苟免于咎’。”这里“曲全”,便是“苟免于咎”。老子认为,事物常在对立关系中产生,人们对事物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4.html

老子·德经·第六十七评析

...本章包括两层内容一是讲“道”伟大;二是讲法宝妙用。有学者认为这二者之间没有联系,毫不相应,显然是它错简,认为可以移到三十四,“故能成其大”句下。我们看法与这种主张有些区别,认为这两层次前后呼应,有内在联系。例如,第一句和第二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0.html

共找到1,115,8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