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评析

...在道德经这一和下一老子都讲到用兵问题。但必须重申,道德经主要是一部哲学著作而不是兵书,论兵是从哲学角度,而不是军事学角度。讲到许多哲学问题时,也涉及到军事,因为哲学与军事虽非属于同一学科,但有许多内在相通之处。着重...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2.html

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思想与用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一、秀人才涌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标志。老子学说,为我们如何识别、发现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借鉴。 1、要知人善任。 用人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老子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3.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一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祸,这是人所共知。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因为在这一里,老子“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汉文帝善用老子法宝-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来迎请你回去当皇帝。既然天下归心,那么大势已在掌握,为什么不去? 两人意见恰恰相反,很难下一决定,最后请示母亲时,这位深通老子老太太,运用了无为之道、 用而不用原理“先派舅舅薄昭到长安去看看吧!”意思是先派一位大使前往观察一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2.html

老子第二十六两臂重于天下_道家_【文学360】

...讲到身轻天下说明,我们且看善于承继老子之学庄子发挥,最为清楚。庄子·外篇中的让王篇提到韩、魏相与争侵地,于华子见(韩)昭僖侯。昭僖侯有忧色。子华子曰今使天下书铭于君之前。书之言曰左手攫之则右手废。右手攫之则左手废。然而...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4.html

老子·德经·五十五评析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作用。婴儿是人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所以“知和曰常”。(老子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世界多样性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老子第二十六超然轻重历史故事_道家_【文学360】

...蝶恋花”“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写些缠绵悱恻妙文。难怪后来赵匡胤对评语李煜如果把作诗词工夫拿来专心搞政治,也未必会为我所擒。这也确是赵匡胤一句老实话。 至如韩信开场与收场,基本上就犯了老子“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5.html

老子·德经·四十六评析

...是能知足,满足于现状,不贪求什么,就不会发生战争。‘知足之足,恒足矣’。这是一种唯心史观,至于‘寡欲’、‘知足’提出,对当时封建贵族领主集团无厌欲求,无异于是一个强烈抗议。”(老子校读270~271页) 胡寄窗先生“寡欲...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8.html

老子·德经·七十四评析

...人民凶恶形象,故意老子是不主张杀人,这是断章取义。”(老子新译)我们想法是在本章里,老子指出了人民已经被残暴统治者压迫得不堪其苦了,死都不怕了,何必还用死来恐吓他们?如果不对人民使用严刑峻法,人民各得其所,安居乐世,就会畏惧...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7.html

共找到1,103,8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