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此亦后期之大变局,正如前先期之为崩兆也。凡遇后期即宜防是何为?未雨绸缪之计,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矣。)经水两月始一行,且极少,只三数点滴而止,其色或淡,或正红,或紫。其人微有寒热,或竟无之,或渴,或不渴,身无麻木苦楚,少腹亦无块,或有...
...每经前三五日,脐下作痛,状如刀刺,或有寒热,下黑水如黑豆汁,此湿所致也。经水欲出,逼之外泄,相争而痛也。寒气凝着,故如刀刺。其人必两足常冷,腰以下重,傅氏有温脐化湿汤。制白术 炒山药 炒扁豆 建莲子(莲心用) 白茯苓 巴戟肉 白果(捣)...
...,细而饮食居处。显而春夏秋冬,微而权衡律吕。近而身心性命,远而飞走动植。万象虽殊,一理而已。若夫医学之传,首自黄农,女科之始,则由扁鹊邯郸为带下之医。史迁所载《产宝》着愈风之散,华佗所传病机不等,巢元方之立论最详精血攸关,褚待中之遗书甚善,...
...外科著作。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三卷及《疡科心得集汇方》一卷。清·高秉钧撰。刊于1805年。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述和发挥。书末附有《家用膏丹丸散方》一卷。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学派...
...外科著作。包括《疡科临证心得集》三卷及《疡科心得集汇方》一卷。清·高秉钧撰。刊于1805年。本书记述作者治疗外科病的临床经验心得,特别对于各种不同的外科病证的辨证有较详细的阐述和发挥。书末附有《家用膏丹丸散方》一卷。是有清一代三大外科学派...
...鲁迅启事-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37、白事-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38、《未名丛刊》是什么,要怎样?-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39、《苦闷的象征》广告-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40、《坏孩子》附记-出自《集外集拾遗补编》 41、什么话-...
...元郑元祐撰。元祐有《遂昌杂录》,已著录。元祐家本遂昌,徙於钱塘。而流寓平江凡四十年,为时最久,故其集名以“侨吴”。实则杭州所作亦在其内,盖从其多者言之也。集本其晚年所定,以授谢徽。今此本後有弘治丙辰《张习跋》,乃称元祐本有《遂昌山人集》,...
...1、《奔流》编校后记-出自《集外集》 2、阻郁达夫移家杭州-出自《集外集》 3、赠人-出自《集外集》 4、悼丁君-出自《集外集》 5、题三义塔-出自《集外集》 6、题《彷徨》-出自《集外集》 7、二十二年元旦-出自《集外集》 8、无题二-...
...此集验方五卷,南宋·洪文安所手辑。文安名遵字景严,皓之仲子,以博学鸿词中选,起家为秘书省正字,孝宗朝,官至资政殿学士。方遵登制科时,高宗因皓远使,推恩即命遵入馆。词科中选即入馆,盖自遵始,非故事也。宋祖宗之朝,君相以爱民为务,官设惠济局,...
...妇人逾七七经绝之年,贪欢浪战,血室大开,以致崩决;或孀妇肾不纳气,气冲血室,皆致崩证,其治法亦同。(〔批〕五六十岁,经忽复行,亦崩之渐,此方主之,或加黑芥穗引血归经皆宜之。)酒当归 山萸肉 炙党参 杭芍炭 五味子 三七末(冲) 生黄 大...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