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记》,《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2〕 《宣验记》 《隋书·经籍志》著录十三卷,刘义庆撰,已散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3〕 王琰 南齐太原(今属山西)人。齐太子舍人,入梁为吴兴令。所撰《冥祥...
...《栾城集》第三十二卷(苏辙·西掖告词四十九首) 《苗贵妃三代》苏辙 ○曾祖 敕:昔我仁祖,刑于室家,以御于帮国。 下迨嫔御,化其德风,罔不贤淑,迄兹三世,犹有耆旧,仪于六宫。 故其祖考,日益尊显。 贵妃苗氏曾祖祚,潜德不耀,久而后彰,至于...
...天之宫。 《兴国寺浴室院六祖画赞(并叙)》苏轼 予嘉祐初举进士,馆于兴国浴室老僧德香之院。 浴室之南有古屋,东西壁画六祖像。 其东刻木为楼阁堂宇以障之,不见其全,而西壁三师,皆神宇靖深,中空外夷,意非知是道者不能为此。 书其上曰:蜀僧令宗笔...
...十二卷同帙。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或云观佛三昧经或八卷一帙)一百五十六纸。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一百二十六纸。 菩萨本行经三卷四十七纸。 上二经十卷同帙。 法集经六卷(或七卷或八卷)一百二十七纸。 观察诸法行经四卷六十三纸。 上二经十卷同帙。 ...
...《栾城后集》第十二卷(苏辙·颍滨遗老传上) 颍滨遗老姓苏氏,名辙,字子由。 父曰眉山先生,隐居不出,老而以文名天下,天下所谓老苏者也。 欧阳文忠公以文章独步当世,见先生而叹曰:“予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常有所未足。 今见君之...
...言责降官不当带观察团练使状》。癸卯,有《言张颉第四状》。甲辰,以辙为起居郎,有辞免状。丙午,有《论傅尧俞等谓司马光为司马相公状》。戊申,有《言张颉第五状》、《辞起居舍人第二状》。辛亥,有《申三省论张颉状》。辙权中书舍人。九月己卯,中书侍郎张璪...
...堪笑,却卷波澜入小诗。 《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一首而晋卿和二首》苏轼 误点故教同子敬,杂篇真欲拟汤休。 陇云寄我山中信,雪月追君溪上舟。 会看飞仙虎头箧,却来颠倒拾遗裘。 (子美诗云: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 王孙办作玄真子,细雨斜风不...
...一卷。 明人情行法一卷。 大众制法一卷。 敬三宝法一卷(明诸经中对根起行浅深敬三宝法) 对根起行法一卷(明一切众生对根上下起行法于内有五段) 头陀乞食法一卷(依诸经论略抄头陀乞食法) 明乞食八门法一卷。 诸经要集二卷。 十轮依义立名二卷(...
...《栾城后集》第十一卷(苏辙·历代论五) 《唐玄宗宪宗》苏辙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 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 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外皆为畔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难。...
...《栾城后集》第十三卷(苏辙·颍滨遗老传下) 还朝,为御史中丞。 命由中出,宰相以下多不悦。 所荐御史,率以近格不用。 自元祐初,革新庶政,至是五年矣。 一时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 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