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文学的原理》译者附记〔1〕 这是六年以前,片上先生〔2〕赴俄国游学,路过北京,在北京大学所讲的一场演讲;当时译者也曾往听,但后来可有笔记在刊物上揭载,却记不清楚了。今年三月,作者逝世,有论文一本,作为遗著刊印出来,此篇即在内,也许...
...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8、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鲁迅·悼杨铨) 9、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论文集》。而且福建教育、人民文学、广东人民出版社也将出版一批鲁迅著作。 二、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 2006年10月14日、15日,由北京鲁迅博物馆与朝阳区文化馆共同主办、日本仙台小剧场排演的话剧《远火》在文化馆“9个剧场”演出,拉开了“...
...一八九九年八月一日出版的《文学的反响》(Das litter^arische Echo)〔6〕,现在是大概早成了旧派文学的机关了,但那一本却还是第一卷的第二十一期。原作的发表在一八八七年,作者只二十八岁;后十三年,德文译本才印出,译成还在其前...
...年高而博学的读书人 an experienced scholar 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鲁迅《朝花夕拾》 是时宿儒有清河胡常,与 方进同经, 常为先进,名誉出 方进下。——《汉书·翟方进传》 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
...文学的阶级性(并恺良来信) 鲁迅先生: 侍桁先生译林癸未夫著的《文学上之个人性与阶级性》,〔2〕本来这是一篇绝好的文章,但可惜篇末涉及唯物史观的问题,理论未免是勉强一点,也许是著者的误解唯物史观。他说: “以这种理由若推论下去,有产者的...
...、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在中国的价值,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在鲁迅逝世后,他的侄女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以一个晚辈...
...完全的。 我很不满于自己这回的重译,只因别无译本,所以姑且在空地里称雄。倘有人从原文译起来,一定会好得远远,那时我就欣然消灭。 这并非客气话,是真心希望着的。 一九三五年八月八日之夜,鲁迅。 【注解】 〔1〕《俄罗斯的童话》 高尔基著,发表...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原题于《漫游随录图记》重装本扉页,无标题、标点。 《漫游随录图记》,清代王韬著,内容多记作者在西欧、日本及国内游历时所见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原附《点石斋画报》印行,张志瀛绘图。鲁迅购藏的画报本重装一册,内收游记...
...。 〔4〕作者一九三○年在上海各大学讲演的情况,据《鲁迅日记》,这年二月二十一日、三月九日先后两次在中华艺术大学讲演,三月十三日在大夏大学、三月十九日在中国公学分院、八月六日在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各次讲稿都没有保存下来。据当时报刊所载消息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