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局铅印本。《伤寒补例》伤寒著作。二卷。清·周学海撰。刊于1905年。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伤寒见证,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伤寒证治。”据此作者将《伤寒论》中“伤寒例”所申明的“即病为伤寒,伏气变为温热”的理论,加以阐发,并对伤寒...
...之有“贺年七岁,以长短之歌名动京师。时韩愈、皇甫湜贤贺所业……”。公元804(贞元二十年) 15岁《新唐书》之《李益传》云:“益故宰相揆族子,于诗尤所长。贞元末,名与宗人贺相埒。”李益与李贺齐名之说可疑,李益年长李贺很多很多,成名已久。据闻...
...的心得。黄氏就医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写成二十六篇医论,包括:胎化解、脏象解、经脉解、脏候解、五色解、医方解、(鼻勾)喘解、吐血解等。升降息则神机化灭,出入废则气立孤危。故作者以阴阳升降立说,尊崇《内经》、张仲景及孙思邈,对历代医家多有贬词,在...
...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
...本书摘录历代医着,辨证立方,作为学医入门之阶墀。卷首题《必自集》,总论医理及诊治之法,除综合前人论述外,作者也有阐发:卷一-二伤寒;卷三-五杂病;卷六女科;卷七-九类方;卷十脉诀。卷末题《无问录》,内容总论阴阳、脏腑、四诊八纲、治则等医理和...
...针灸聚英》称:此书“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原书已佚。《金匮玉函要略辑义》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
...文,并注明出处。是一种资料比较丰富的外科参考书。现存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疡科选粹》外科著作。八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精选历代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临床经验编纂而成。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共分111篇,所载...
...红缨不动白马骄, 垂柳金丝香拂水。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卷394_17【句】李贺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箜篌谣》。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 情知一丘趣,不...
...共七种:《运气要略》、《脉法心参》、《医方捷径》、《伤寒论述》、《金匮要略注》、《妇科辑要》、《幼科辑要》。各详其专条。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清刻本。《医理发明》综合性医书。又名《医理不求人》。八卷。清·黄元吉撰于1833年。本书集作者医学理论...
...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③《内经刺法》二卷,节录《内经》有关刺法原文并加以简注。④《考正穴法》二卷,分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