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家。浙江绍兴人。早年从父学医,后博览医籍,于《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尤多心得。1936年迁沪,在善堂施诊,1941年至桂林、贵阳行医,1946年后定居上海,1956年以后,任教于上海中医学院,讲授温病、伤寒、金匮、基础等...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宁波市天一阁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阁,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我在旅游时无意中发现收藏有《针灸四书》一书,并拍摄照片。经考证,该书为元代针灸医家窦桂芳所辑。作者生卒不详,只知是福建建安人,...
...现代医家(1911-1977年)。北京人,早年从名医韩一斋学医,究心钻研妇人病,并长年悬壶实践,颇多创见。主张妇人病应责诸肝、肾、脾三经及冲任二脉,治病颇有效验。尝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着有《刘奉五妇科经验》。...
...现代医家(1892-1979年)。四川成都人。早年习文。于成都府中学堂就读,后又转至成都高等师范理化部。后又向名老中医董稚庵学医。反对旧政府消灭中医之举,积极投入发展中医之活动。1936年创建四川医药改进会,并办刊《医学改进月刊》。...
...《保健药膳》砂仁粥主要原料:粳米100克,砂仁5克。制作方法:先用粳米煮粥,砂仁研末入粥,再稍煮即成。效用说明:适宜于虚寒胃痛、胀满、呕吐等症。 目录 《保健药膳》砂仁粥 《养生随笔》砂仁粥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保健药膳》砂仁粥 ...
...先入为主,学医通弊。不只是学习从前无原则无系统的医书如此,即使学本书也是如此。欲除此弊,惟有对比的学法。《古方上篇》的编法,五行对比并学,六气对比并学。本篇的编法又与《古方上篇》对比并学。前六方为上篇。前六方为对比并学法,后五方则为形实病...
...痛痒相关矣!故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惧乎哉!近年以来,叠遭兵火,老成多半凋残,学医者纷纷日起,吾恐其无有师承而果于自用也。故于拙刻《医醇剩义》中先标一“醇”字,此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谓。若仅如是,浅陋而已矣,庸劣...
...不免颠倒,其为後人依托,未及详考明矣。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有冯贽《雲仙散录》一卷,亦有天复元年序。振孙称其记事造语如出一手,疑贽为子虚乌有之人。洪迈《容斋随笔》、赵与旹《宾退录》所说亦皆相类,然不能指为何人作。张邦基《墨庄漫录》云,近时传一...
...注《伤寒》者无虑数十家,皆以为专论伤寒之书,故恒支离附会,不适于用。公指出为统论外感之书,觉《伤寒论》之全体俱现,此与尧封之见相同者。风伤卫证全似伤寒,但时时自汗而脉浮缓。误治亦有变证,若不治则历半月或一月仍系本证,不见传变,投以轻剂...
...版本: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以随园三十八种本为底本,参照他本校点。廿四卷七百一十则。 作者:袁枚,钱塘人,字子才,号简斋。少负才名,乾隆初试鸿博报罢,旋成进士,改庶吉士,出知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县。并着能声,年甫四十,即告归,作园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