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洪曰:昔南元善刻《博习录》于越,凡二册。下册摘录之。先师手书,凡八篇。其答徐成之二书,吾师自谓“天下是朱非陆,论定既久,一旦反之为难﹔二书姑为调渟两可之说,便人自思得之。”故元善录为下册之首者,意亦以是欤?今朱、陆之耕明于天下久矣;洪刻...
...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语出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如此然后求诸四君子之全书,沉潜反覆,~,以致其博而反诸约焉。 ◎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
...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学中斋长与那能言的秀才,多赴些“春茗候光”的厚扰,这就~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 主谓式;作...
...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书中攻击杨朱、墨翟两派,辞锋~。 ◎朱自清《经典常谈·四书第七》 偏正式;作谓语、...
...钓:捞取。运用不正当手段捞取名著,欺骗世人。 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犹言朝秦暮楚。比喻反复无常。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公丑下二》:“乃游士之失守者,唯恐不得为臣而蚤定臣礼,于是晨秦暮楚,无国而不为臣,无君而非其君。”...
...亦作“皁白溝分”。 比喻界限分明。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聖學極至處,亦是聖學、異端皁白溝分處。”...
...傅廉该观察清河时,其弟南安,寄来慎修(修园又号慎修)医书两卷、《东皋四书》文八卷,披阅不倦。题句云∶“东皋制艺慎修医书,万顷汪洋孰望涯?”辛酉,余到直候补,叨识于牡牝元黄之外,此一时之盛事也,亦彼时之仅事也。日者奉委赴热河,禀辞甫出,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