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595.htm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01.htm

女子胞(附:精室)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宫娩出,呱呱坠地,一个新的生命便诞生了。故曰:“女子之胞,一名子宫,乃孕子之处”(中西汇通精义·下卷)。(三)女子胞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女子胞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是脏腑、经络、气血作用于...

http://qihuangzhishu.com/44/26.htm

方以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利用,有汇通中西之倾向,可视为我国早期汇通思想医家之一,认为中西之学各有所长,尝言西医“详于质测而拙于言通几”,故引用汤若望之主制群征中西医之解剖学,介绍于国人。其著作甚多,东西均物理小识通稚等,其中除哲学等方面内容外,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68/308.htm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代表作。唐容川的中西汇通精义,是以藏象学说为主体,以西医解剖知识作为经文注脚,近代大多数医家则倾向于仿照科学体例框架,参考西医学科体例设计中医学校教程,以新的思路纂辑内经时氏内经学秦氏内经学是民国时期盛行的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3.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的成就_【中医宝典】

...努力探索中医学发展的同时,吸收了一些近代西医药学的知识,编写出一些汇集中西的验方著作,从方剂学方面为中西医的汇通做了初步尝试。 这一时期方剂学研究的特点是由博返约,向理论研究深化。较有代表性的著作如下: 1、费伯雄方论 费伯雄著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方面硕果累累。民国时期,由于中西医论争激烈,内经研究已不再停留于训诂诠释,而是阐明内经的学术价值,旨在捍卫中医理论体系。恽铁樵的群经见智录和杨则民的内经哲学之检讨是这类研究工作的代表作。唐容川的中西汇通精义,是以藏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中医词典拼音Z:第九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新论中的内脏图说较切实际。症治要言分论十二经脉的主病症治。医案类录为作者的若干医案与论。现存多种清末石印本。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丛书名。清·唐宗海撰。刊于1892年。包括中西汇通精义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9.html

张锡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宣扬中西汇通,尤其中西医生理解剖学、中西药结合之原理。其平生之学术见解,医疗心得,皆汇集为医学衷中参西录计三十卷,常有关于汇通中西医论及疗法的惊人之见,于当时颇有影响,与张生甫、张山雷合称“三张”。另著种菊轩诗草。其子张荫朝继其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46.htm

共找到498,89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