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讨论了致病因素、防治方法以及养生理论等问题。总之,江陵张家山医简发现,对于中国医学史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譬如,它改写了一些中国医学史上最早记录,如引书记载下颌关节脱位整复术和叩齿术,较晋代葛洪记录要早四五百年等等。随着研究深入,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7.html

近代临床医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法医学说以佐中国之参考。所著洗冤新说连载于中西闻录。这是外国法医学向我国输入之始。1899年,英人博兰雅口译,赵元益笔述法律医学由江南制造局出版,是为我国最早近代法医学译本,1908年,王佑、杨鸿通合译石川贞吉所著实用法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3.html

辽夏金元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王桢农书是一部农业科学专著,代表了元代农业发展新水平,医学方面则有朱震亨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发挥滋阴学说,与金代名医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被誉为金元四大家。辽、夏、金、元各朝,...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0.html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844)一书中,将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脏腑图”与西洋人所绘“解剖图”加以对比。在来华外籍医生中也有人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英人合信氏可谓最早代表。由此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到30世纪初期,中国医学界对中西医学进行比较研究,已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57.htm

两宋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刊行工作。公元1058年(宋仁宗嘉祐三年),朝鲜忠州牧翻刻中国医书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公元1059年,安西都护府使都官及外郎异善贞也新雕肘后方等3种。这些医书刊行,直接促进了朝鲜医学进一步发展。高丽高宗十三年(1226),朝鲜医学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95.htm

方剂学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隋唐时期,无论在临床实践还是方剂理论总结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尤其是千金两方及外台秘要等书问世,极大丰富了古代方剂学内容。(一)大型方书编撰隋唐时期,在经方收集和编撰方面成就显著。四海类聚方计二千六百卷,于大业十年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1.htm

中医院校简介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讲义等20种。1928年,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停办。1933冬,又经铁樵函授医学事务所重办,问业者达三百人,并主编铁樵医学月列,发行20期,内设论说、学员课艺问答等栏目,成为近代中医教育史上以函授形式办学影响最大中医学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8.htm

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永久停止,成为7科。同治五年(1866)改为大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并入)、小方脉科、外科(即疮疡科)、眼科、口齿咽喉科等5科。教学内容主要是内经本草纲目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有关本专科医书,后来又增习医宗金鉴,并渐...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0.htm

法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47年中,法医学事业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49~1966年),迎来了我国法医学事业第一次发展。1950年,卫生部发布了解剖尸体规则准许法医尸体剖验。卫生部成立医学教材编审委员会,设有法医学组。...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36.htm

西医传入和成长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于建立一个学校,加之香港医学会解散,合信设想建立香港医学愿望最终没有实现。(后来香港出现医学校与合信无关)但是,1850年,合信却在广州发表出版中文书籍全体新论,合信希望这本医学著作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方医学有益教材。全体新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7-1.html

共找到1,085,6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