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学说与养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实践、养生康复是密切相合着。祖国医学一贯重视对体质研究,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成书内经里,就对体质学说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可以说,内经中医体质学说理论渊薮。内经不仅注意到个体差异性,并从不同角度对人体质作了若干分类。如...

http://qihuangzhishu.com/152/106.htm

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金匮要略 清代前中期基础医学理论进步 一、解剖学大脑新知识 二、诊断学 三、医学史著述资料 清代前中期药物学与方剂学进展 一、药物学 二、方剂学 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出现 清代前中期临证医学成就 一、内科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index.html

八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疾病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热、实证为阳;里、寒、虚证属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总纲。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挚领...

http://qihuangzhishu.com/92/32.htm

中医词典拼音W:第五篇_中医词典t~w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问饮食口味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饮食口味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脾胃功能,判断疾病性质预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7/194-2-5.html

论海派海派中医_【中医宝典】

...海派中医 海派 “海派”一词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缘起于对上海文化现象指代,系相对于京派而言,代表了不拘一格、不泥传统、别开生面一种思潮。海派,简而言之,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地域概念,特指上海地区;二是蕴涵着像大海一样广阔博大,汇纳百川...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830.html

汉医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日本人对中医称谓。或称“汉方医学”。我国医学传入日本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期间,两国医学交流不断发展,日本研究汉医着作比较丰富。现在日本还有不少研究汉医学术团体,如全日本汉方医师联盟等。还出版了不少汉方医学杂志,如汉方之临床...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26.htm

抗原概念和特性_医学免疫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抗原概念在免疫学发展早期,人们应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经一定时期后,用体外实验证明,在其血清中存在一种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物质。称之为凝集素,或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性物质,称之为抗毒素。其后将血清中这种具有特异性反应...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mianyixue/968-14-1.html

舌先兆——舌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多年前内经即已有文字记载,如灵枢·五阅五使:“心病者,舌卷短,颧赤”素问·刺热论曰:“肺热病者……舌上黄身热。”但内经偏重于舌质舌体诊察。此外,战国时代难经汉代中藏经亦同样着重于舌质舌体记载,如难经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28/130.htm

兼脉主次和称谓问题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具体情况分其主次,从而作为诊病辨证依据。 节律不整兼脉虽然是交替出现,亦应当按它们出现多少程度等以判定主次,如结代脉亦即是不定数中止与定数中止前后交替出现,如代脉出现既繁烦时间又长则为以代脉为主,反之则为以结为主等等。 另外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6.html

症状反应是经方辨证主要依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章太炎谓:“医师之能,本在疗治,非专在防卫也”;“凡事虚拟其理,不如实征其状。”强调中医旨在治病,而治病主要依靠患者症状,即胡希恕所称之“症状反应”。“症状反应”是胡希恕读伤寒论,分析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体悟所提出概念。人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052.html

共找到1,169,9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