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药物学方剂学发展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桔梗,常使药商彼此代充,李中立指出,沙参形如桔梗,无桔梗肉,亦无桔梗金井玉栏之状,他不仅绘出正品,还常绘出伪品以作对照,首创出真的药材同给方法,为减少药名混乱。李中立对当时一些药材俗名、习用等,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正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2.html

给乡村医生补课_【中医宝典】

...基层开展诊疗工作。 来自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藏族老乡陈天禧感激地说:我们这些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早已知识陈旧,跟着广告跑在所难免。想更新知识没有经费,更没有出来学习机会,这样培训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获益匪浅。 中国中医研究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010.html

四塔论_【中医宝典】

...在美丽西双版纳,活跃着傣。傣不同于许多民族地方,在于他有自己理论体系。 傣医学,"土、水、火、风四塔五蕴学说是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基本 理论。四塔作为人体和世界万物不可缺少四大物质元素,既是生命活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10.html

中西医融合 构建完美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西医所占比例,许多中医院西医院几无区别。 中医西化之风引发了中医教育西医化、中医人才西医化等整个中医药事业链条错位,甚至被取消论者引为口实。站在十字路口广东省中医院同样面临着上述困惑,中医院姓还是姓西居然成了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2.html

阳明病胃家解_《研经言》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表里互传,不在此例。故仲景书于恶寒则以发热无热起,例于太阳篇,而于通书,则本华佗六日六层之说,而文之以六经之,殆混经脏而横斜截之,自成一家言。故至阳明篇,独以胃家实为正,而姑存阳明外证以备义,其篇冠以阳明病三字者,皆指胃家《素...

http://qihuangzhishu.com/769/90.htm

《老子他说》第三章:虚心鼓气_道家_【文学360】

...学道人们,在基本上,除了希望自己严谨地做到离情弃欲为入道之门以外,最重要,便要做到如老子所说虚心腹,弱志强骨实证境界。尤其发展到后世,修道学神仙,都在修炼如何虚心,如何腹,如何弱志,如何强骨。再配上老子在后面所说专气...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5.html

绍派伤寒有特色,俞氏底定通俗论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绍派伤寒确立,首先要推崇医家应是俞根初。俞根初,肇源,因其排行第三,故人们称之曰俞三先生。系山阴(今绍兴)人,清代乾隆——嘉庆间著名医家(生于公元1734年,卒于公元1799年,享年66岁),其先世祖俞日新公,早在明朝洪武间即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0.html

明代医学家传记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读者当活法,勿拘执。这是一个重要思想。 王氏评论以往医家,每有创见。其论外感法仲景,内伤宗东垣,杂病主丹溪等,为学医者之标的,至今医界多所遵循。 子伯乘永乐鸣于两京,无嗣,传其秘于婿沈仲实。仲实孙承先,亦善,安道有徒许谌,字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6.html

军事医学_中医文化发展_【中医宝典】

...军众已有疾病(《三国志、周瑜传》)。 《魏书,武帝纪》也记载:公(曹操)至赤壁,(刘)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用引军还。这里更把大疫作为曹军败还第一位原因,赤壁大战之后半年,曹操在第一项军令说:自顷以来,军数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23.html

季节疾病预后_《手掌疾病》_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人体五脏之气生理、病理活动过程,都与四时五行密切相关。以下根据四时五行生克乘侮理论,结合人体五脏之气情况来分析测知五脏病变化和预后。四季肝(胆)病关系: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素向·脏气法时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34/24.htm

共找到1,030,7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2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