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曾经是高致命传染疾病在旧社会患了麻风病的人通常是被活活烧死。麻风病通过飞沫、皮肤接触均能传染,患者导致神经末梢坏死手脚溃烂肌肉萎缩面瘫……最终血肉溃烂直至败血症导致死亡。 50年代后期麻风病已能治愈80年代,已研制出高效治愈药物...
...1971年Kirehheimer报告,给九带犰狳接种麻风杆菌获得成功,这是麻风病研究继1960年Shepard建立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后的又一成就。接种麻风杆菌14个月后,60%以上的犱狳出现播散性瘤型麻风损害,几乎遍及全身,而且组织中含菌...
...,未能早期识别和诊断麻风,造成疾病诊断治疗延误。因此加强对公众和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可以促进病例的早期发现,对疾病控制非常重要。 另外,麻风病的宣传教育还应重视消除社会对疾病的偏见,消除病人的心理压力,促进病人自己主动求医。为此卫生部、...
...麻风病的皮内试验检查方法:采用1:20试麻风菌素0.1ml注射于受试者前臂掌侧皮内。 阴性。 48h后注射局部出现红斑直径>10mm为早期阳性反应,3周后出现直径3~5mm硬结为晚期阳性反应。此反应与机体抗麻风免疫力有一定关系。大多数结核...
...麻风病的预防,缺少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理想的预防药物。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应用各种方法. 法早期发现病人,对发现的病人,应及时给予规则的联合化学药物治疗。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可给予卡介苗接种,...
...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粘膜(主要是鼻粘膜)排出体外,其它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方式 主要是直接...
...鼻部麻风系麻风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鼻部的表现。麻风常侵及皮肤、粘膜和某些周围神经,在耳鼻咽喉麻风病变中,鼻部受损多见。【诊断】1.全身症状、皮肤感觉麻木、出汗障碍和某些浅表神经变粗等。鼻部表现为重度萎缩性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塌鼻畸形等。2...
...麻风病的皮内试验检查方法:采用1:20试麻风菌素0.1ml注射于受试者前臂掌侧皮内。 48h后注射局部出现红斑直径>10mm为早期阳性反应,3周后出现直径3~5mm硬结为晚期阳性反应。此反应与机体抗麻风免疫力有一定关系。大多数结核型麻风为...
...涂片细菌指数bi≥2: 连续用药2年以上,或细菌转移为止。 少菌型(包括tt、部分bt及未定类),bi>2: 连续用药6个月。 2、免疫疗法正在研究的活卡介苗加死麻风菌的特异免疫治疗可与联合化疗同时进行。其他如转移因子、左旋咪唑等可作为辅助...
...抵抗力的方法,它可部分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细胞免疫反应的强弱和有无。在前臂屈侧皮内注射粗制麻风菌素0.1ml,48小时后注射处有浸润性红斑,根据红斑直径判断阳性程度。注射后21天观察晚期反应,有无浸润性结节及破溃。早期反应反映机体对麻风杆菌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