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过1例先天麻疹,其母于第四病日出疹,极期分娩,产程顺利,娩出的男婴也正常。生后立即给婴儿注射胎盘球蛋白2毫升。生后第四日婴儿躯干有淡红色散在斑丘疹,次日消退。又过2日皮疹再现,疹数增多,除躯干外,头面及四肢亦见疹,部分呈融合状,3日后疹...
...相互关系的分析以深化对病症的认识,掌握病证的机理。病机是灵活变化的,它是在整体观和对疾病的认识作为邪正两方面的物质的力量,乃至于性质的消长变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论述病机论述脉象对病机的意义的同时,有必要特脉象在这些方面的有关问题予以说明,...
...风湿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 【风湿】 病因。指风和湿相结合的病邪。病名。即风湿所致的病,亦称“风湿症”。《伤寒论》:「风湿相博,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参见“痹证”各条。...
...劳复为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房劳饮酒,均可为复发的诱因。 【劳复】 又称“差后劳复”。差,即病愈。指病初愈,因劳复发。病后气血尚未恢复,或余热末清,每因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或七情过度,或...
...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机、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机、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有论有方,以论为主。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裔人发病率为高。好发于2个月至10岁小儿,尤其是4岁以内的婴幼儿。男女比例为1. 5:1。急性期约2周,亚急性期3-4周,恢复期5周至数年。 病因病机分析 感受温热邪毒,循卫气营血传变。 邪从口鼻而人,初犯肺卫,继而...
...阴邪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 【阴邪】 指六淫病邪中的寒,湿等邪气。因它们致病易伤阳气,阻滞气化活动,故名。指侵犯阴经的邪气。...
...风寒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 【风寒】 指风和寒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参见“风寒感冒”条。...
...蛊毒为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 【蛊毒】 人体腹内的寄生虫,感染后能使人发生蛊胀病。类于血吸虫的尾蚴。古代一种能使人失去知觉的毒药。...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