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也.在外踝上三寸.太阳前少阳后.筋骨间阳跷之 .按素问气府论阳跷穴注云、谓跗阳穴也.在外踝上三寸.窃意阳跷即跗阳也.及考气穴论阴阳跷四穴注云、阳跷穴是谓申脉.阳跷所出.则是阳跷乃申脉.非跗阳矣.故明堂下经既有跗阳在外踝上二寸.上经又有阳跷...
...手少阴心经左右十八穴(图)少冲二穴.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明下作侧.)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灸三壮.明云、一壮.少府二穴.火也.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劳宫在手厥阴.)针二分.灸七壮.明云、三壮.神门二穴.土也.一名兑冲...
...「概述」 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认为,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例如背部的背俞...
....古人不必以大指次指为中指.中指.当作次指.按颊车.大迎.缺盆.气冲四穴.经脉篇.胆经条.明说足少阳之会焉.甲乙等.不记者.遗脱也.外台曰两旁九十三穴.去下承浆一单穴.共九十二穴无头维(入胆经)缺盆.(入三焦经.)有迎香(大肠)耳门(三焦)...
...黄竹斋,陕西临潼人,现代针灸学家。其著作有《针灸经穴图考》、《针灸经穴歌赋读本》、《校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伤寒杂病论集注》等。 黄竹斋像 一、生平 黄竹斋(公元1886~1960年),陕西临潼人,后迁居西安,现代针灸学家。1925年任...
...铜人云、心俞不可灸.可针入三分.世医因此遂谓心俞禁灸.但可针尔.殊不知刺中心一日可也.岂可泥不可灸之说.而坐受毙耶.督俞二穴.一名高盖.在六椎下两旁各寸半.禁针通灸.铜人经缺此穴.明堂经有之.今根据明堂入在此.恐铜人本不全也.膈俞二穴.在七椎...
....阴跷所生.则是阴跷乃照海.非交信矣.故明堂下经既有交信穴在内踝上.又出阴跷穴在内踝下.上下不同.盖二穴也.但不知素问之注何故前后自异.学人毋信其一注.而不考其又有一注也.筑宾二穴.在内踝上 分中.灸五壮.针三分.明云、在内踝上.灸三壮....
...腹部折量.诸说众多.不知所适从.按除中行法.内经云.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挟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挟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甲乙经云.自幽门.挟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又至肓俞云.直脐旁五分.甲乙铜人等皆云冲脉足...
...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医种子曰.足三阴经.胸腹无脉.铜人图.强为阴经者.非也.然人手之阴经.自腋而出.足之阴经.自髀而入.入者.入于腹内.故能属脏络府.上膈挟咽.连舌入脑.非在皮肤肌肉之外者也.注图者....
...三棱针刺之.令血出.胜气针.所以胜气针者.此脉胀腮之候.腮中有气.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诸脏腠也.忌冷热食.下云、灸三壮.(甲乙作一壮.)鱼际二穴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针一分.留二呼.素注、二分.灸三壮.太渊二穴.在掌后陷中.灸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