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骨,骨骼。《灵枢·天年》:“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②特指胫骨。《素问·骨空论》:“骸下为辅。”③疑为“胲”字之误。《灵枢·师传》:“六腑者,胃为之海,广骸,大颈,张胸,五谷乃容。”按《千金方》卷十六第一“骸”作“胲...
...骨空论 髓空在脑后五分,颅际锐骨之下。(即风府穴是也。)一在断基下,一在项下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膊骨空,在膊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
...人体部位名。又名脖项。古人把颈部分前、后两部分。前为颈部,后称项部。《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人体部位名。①单指口咽部。《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②咽和喉的总称。《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阴道口。亦称庭孔。《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张志聪注:“廷孔,阴户也。溺口之端,阴内之产门也。此言督脉起于少腹之内,故举女子之产户以明之。”...
...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的合称。出《素问·骨空论》。位于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穴,故名。...
...之书,即《本纪》所谓咨于岐伯而作《内经》是也。 此书出于岐伯者多,玫《本纪》不及诸臣耳。”主要阐述解剖学、生理学及治疗方法等。《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与《灵枢》八十一篇合称《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其中刺法论第七十二与本病论第七十三在新...
...解剖结构名。同母指。①手大指。《灵枢·五色》:“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②足大趾。《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奇经八脉之一。起于小腹内(胞中),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灵枢五音五味篇》)。同时又出于会阴部,上至前阴,沿着腹部正中线,通过脐部,上至胸部、头部(均正中线),至下唇中央,由此分为左右两枝止于眼部(《素问骨空论》)。在循行过程中和诸阴经相连...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